楠木軒

城裏賣得比肉貴,人稱“草中之王”,現在吃正當季,別錯過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健康

導讀:城裏賣得比肉貴,人稱“ 草中之王”,現在吃正當季,別錯過

雨水是廿四節氣中,春季第二個節氣,此時氣温回升,雨水增多空氣濕潤,雖説春寒料峭但田野裏冬麥開始返青,草長鶯飛,一片生機盎然景象。野菜是春天的象徵,在農村的山坡上、道路旁、田壟上,隨處可見大自然的饋贈。

春天是吃野菜的最佳時節,錯過這個階段有些野菜不吃的話,您可要等上一年,比如薺菜、婆婆丁、苦碟子、麪條菜、麥蒿……

説到野菜,很多人印象裏是天氣暖和時候才有野菜生長,事實上,在很多植物還沒萌芽,野草還未長出地面的時候,有一種野菜就在料峭寒風裏從枯草叢裏冒出稚嫩的葉芽。

在向陽低矮山坡上或路邊,常會看到一叢叢枯黃植物枝幹,多數人認為是乾枯的雜草莖稈沒有價值,但在這些枯黃的莖稈根部卻生長着一簇簇嫩芽,用手揉搓氣温清香,不僅好吃還可以養肝護肝,民間稱它“護肝王”,它就是今天的主角白蒿。

在農村叫“蒿”的植物有很多,比如艾蒿、青蒿、播娘蒿、蘆蒿,而白蒿是春季最早長出的野菜之一,白蒿的樣子相似艾草,不同的是艾草葉子呈綠色條狀,而白蒿的葉片被灰白色絨毛卷曲成團狀,雖説樣子不起眼,不過卻是一味養肝護肝的好食材。

將白蒿挖出洗淨可以用它炒雞蛋或蒸熟後食用,口感軟糯帶有清香味,用白蒿泡茶可以清熱去肝火,對預防感冒或肝炎有很好的幫助。而等到春暖花開的四五月,白蒿就少有人食用了,俗語“二月茵陳三月蒿,四月五月當柴燒。”

茵陳科普

白蒿為多年生菊科草本,生長於路邊、山坡或農田,植株可以長到150釐米,莖稈半木質化,莖葉被灰白絨毛因此得名白蒿。冬季時白蒿地上莖稈枯萎,但等到來年春天,在乾枯的老根上會長出新的幼苗,莖細小卷曲呈團狀,葉子灰白色或灰綠色,密被灰白色絨毛,綿軟如絨,味微苦氣清香。

白蒿經冬不死,春則因舊苗而生又名茵陳,《本草拾遺》中記載“此雖蒿類,經冬不死,更因舊苗而生,故明因陳,後加蒿耳。”

茵陳的價值

白蒿剛長出的嫩芽俗稱茵陳,莖葉細小柔軟富含氨基酸、維生素C、維生素B,20餘種微量元素,當蔬菜吃可以消熱利濕、清肝利膽、降血壓,對預防春季流感,肝炎及皮膚真菌有不錯效果。

茵陳草帶有芳香的甜香味,在我國將茵陳當野菜或入藥使用,而在法國茵陳卻是製作甜點或烤肉的極佳調味料,稱茵陳草為“草中之王”。

茵陳的吃法,將茵陳菜擇洗乾淨,用手搓揉擠出綠色汁液去除苦澀味,將茵陳切碎後撒上面粉,加少許鹽拌勻後放在籠屜上蒸熟。蒸熟後的茵陳菜沒有其它野菜的苦味,吃起來口感軟糯味道清香鮮美。

茵陳雖然營養豐富鮮美,不過可以食用的時間卻很短暫,等到茵陳長高葉子發綠的時候就成了茵陳蒿,進入陰曆的四月五月,茵陳就沒有食用價值了只能砍了當柴燒。“二月茵陳三月蒿,四月五月當柴燒”,其實因地理位置和氣候的原因,各地説法不一,比如“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四月當柴燒”,或“三月茵陳四月蒿,六月七月當柴燒”等等。

茵陳鮮美清爽,而且相比較於薺菜來説,茵陳膳食纖維豐富自身的熱量很低,春天經常吃一些茵陳可以清熱解毒潤燥生津,降低膽固醇保護血管,維護肝臟健康,同時有助於減肥瘦身。現在正值吃茵陳最佳時節,城裏賣30多塊一斤比肉貴,喜歡吃野菜的朋友若在麥田遇到“它”,請帶好袋子,錯過了等一年。大家喜歡吃什麼野菜,吃過用茵陳做的美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