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繪本《如果你想看鯨魚》
“跟將來的幸福和快樂相比,孩子當下的快樂,算不了什麼。”
這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內心。
因為覺得現在學習多吃點苦,多用點功,將來就能更開心快樂點。
哪怕有人告訴你,就算你現在這樣做,將來也不一定。
可我還是要這樣做,因為其他的父母都在這樣做。
我的孩子不能成為另類,不能拿孩子的將來冒險。
可是,假如你當下都過得不開心,有人卻總跟你説,當下怎麼樣沒事兒,將來你會幸福快樂的。
是不是自己都覺得説這話時有點心虛。
這不是如同告訴一條快乾死的魚,“你再堅持一下,將來會下雨的,你就能幸福地游來游去了。”
也許在等來雨水前,它已經乾死了。
或者真的等到雨水的那天,它也傷痕累累,才發現這並不是自己期待的。
被那不知會如何的未來和焦慮所綁架的父母,應該醒醒了。
“幸福快樂是什麼?”
不管如何,孩子當下的快樂,應該在乎。
當我看着小小魚一年級那滿滿的兩文件夾的試卷,還有塞滿無數小練習的書桌抽屜時。
我發現,幼兒園時跟他一起去外邊玩的時間,都花在了這裏。
很多時候,我想約他去外邊騎車,或者去河邊走走。
他總是會被作業拴住腳。
除非我哪天任性地説先不寫了,想去就先去。
兒子當然屁顛屁顛地響應,跟着我跑了出去。
但我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可能晚上又得熬夜。
所以玩的時候,也會想着這事,然後早一點回去吧。
作業還是要寫,否則寫不完。
然後不甘心地回家。
今年,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風颳來,每週有兩天是無作業日。
我發現,沒有作業的時候,真的很不錯。
可以自己自由地安排。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被作業裹挾着,匆匆地行走,埋頭在書桌前,不見春日的花開,也聞不見夏日的雨落?
這個答案,太難了。
有時,看到小小魚還是像個孩子那樣好玩、貪吃。
馬虎犯錯,像個孩子那樣哭着笑着。
覺得挺好的,望着他的背影,想的是“希望你活得像個孩子。”
童年的時光太短暫,卻是最寶貴的。
我希望在你的童年,看到你幸福快樂。
因為你當下的快樂,值得!
當然,我深知,這種快樂不能是放縱不管,也不是肆意妄為。
應當是一種合適得體、一種內心的平靜、有一個符合自己成長的節奏和環境。
比如作業可以做,但不需要熬夜到半夜,而是每天的一個課後學業鞏固。
培訓班也可以上,但不是無止無休,整個課外的時間都被塞滿。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別過度重視知識的積累,而忽視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的發展。
無數的孩子個頭被快速地拔高着。
隨着個頭不斷增長的,還有內心也過早地成熟,變得沒有孩子的模樣。
三四年級就如同一個小學就那樣。
到了中學,已經是老氣橫秋的感覺。
幾百年前,法國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到:
“教育兒童必須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徵,否則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會腐爛,我們將造就一批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
用來描述我們當下的情形,再合適不過了。
前幾天,老婆給我看一張朋友圈的截圖。
是一篇作文練習。
“你看看人家,都達到什麼水平了。”
我一瞧,真的不得了,那作文的行文方式和用詞,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二年級孩子的水平。
應該經過了不少的培訓和指導。
但是在那華麗的辭藻後邊,還是能看到“空洞”。
感覺缺少了童趣和真實。
這是沒有真切地去觀察和體驗生活所導致的。
孩子的作文,如果沒有抄襲或者沒有大人去指導,他們常會寫自己真實的想法。
可是很多人會去急匆匆地去教孩子寫“華麗”的作文。
可是在那華麗的外套後面,卻空洞無物。
孩子們擁有我們沒有具備的本領——童真和無窮的想象力。
可以寫出那些我們無法寫出來的句子。
講述出那些我們無法想到的故事。
但是很多大人卻過早地剝奪了孩子的這種本領。
這樣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有才華和創造力的孩子,正在不斷地被打磨,變成整體中的一個,然後再朝着這個整體的標準,被培訓、被提升,最後變成整體中的優秀。
可是,那些充滿個性的才華和創造力,卻已經消失了。
我們得到一個又一個好像複製出來的“優秀”孩子。
他們是那麼的相似。
就好像我們一樣,都一樣地焦慮着。
誰也不敢去冒險。
在洶湧往前的隊伍中,甚至不敢駐足片刻,更別説另闢蹊徑。
我們是不是應該拿一些時間來思考,拿出一些勇氣來做點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