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秋天怎麼給孩子穿衣?秋凍捂熱都不可取,家長要記住“三暖一涼”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健康

前些天,東北受颱風“巴威”影響,多地持續強降雨天氣,氣温也呈陡峭式下降。

時間轉眼就到了九月份,再加上秋雨降臨,這不免給家長敲響了警鐘:夏天已經是過去式,秋天真的來了!

夏秋交匯之際,晝夜温差大,孩子身體抵抗力低,容易着涼感冒。

所以,每到秋天來臨的時候,家長就會給孩子添衣,他們出門被捂成了“粽子”,就算在家裏也被包得嚴嚴實實,絲毫沒有“自由”。

孩子穿太多未必有好處

“有一種冷,叫全家都覺得你冷。”入秋後,氣温一天比一天低,寶媽茉莉就想讓孩子出門多穿幾件,寧可熱一點,也別凍着了。

於是,茉莉就掏出連帽外套和線褲給孩子穿,結果沒過3天,孩子不僅感冒了,也捂出一身痱子。

盲目“秋凍”不可取

之所以提倡“秋凍”,是因為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鍊人們的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温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能促進體內的物質代謝,增加熱量,提高對低温的適應力。

但是,“春捂秋凍”也是有條件的。一般情況下,日照温度在20℃左右時,可適當少穿一些衣服,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時,這一原則就不能盲目使用。

比如我們現在北方的天氣,早上的温度是16度左右,但是風非常大,一下子就被吹透了,還穿短袖的孩子就容被凍感冒,所以,還是要及時穿上厚點的衣服。

盲目捂熱也不可取

如果一入秋,温度還不是很低,就着急給孩子穿厚衣服;或者到中午的時間,温度30度,還不給孩子脱下厚的衣服,這樣也不好。

孩子新陳代謝特別快,又特別活潑好動,不一會兒就會出一身汗,衣服被打濕,再被涼風一吹,孩子就容易傷風感冒。

到了真正很冷的時候,鼻子和氣管一旦受到冷空氣的侵襲,裏面的血管抵抗不住而收縮,使血流量減少,引起抗菌能力減弱,可能會引起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症狀。

給孩子穿衣記住“三暖一涼”的原則

給孩子穿衣不能穿多了,也不能穿少了,到底怎麼穿?只需要記住該暖的地方暖,該涼的地方涼,孩子就不會遭罪。

★暖腳

俗話説,“病從寒起,寒從腳生”,一定要注意對腳部的保暖。現在很多孩子喜歡光着腳在地板上跑來跑去,如果腳受涼,容易導致血流不暢,引起生病。

孩子外出的時候,注意給孩子穿上一雙襪子。這時不要再穿涼鞋了,應該穿透氣性好的布鞋或者運動鞋。

有朋友很好奇,晚上要不要給孩子穿襪子呢?我的建議是,如果是新生兒一定要穿襪子,如果孩子生病了一定要穿襪子。如果孩子喜歡蹬被子、家裏的温度又很低,也要穿襪子。北方到11月份才會供暖,從現在起到11月份還有1個多月的時間,是比較難熬的,還是給孩子準備幾雙襪筒比較寬鬆的襪子比較好。

★暖肚子

肚臍是治療某些疾病的重要穴位,也是人體對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是某些病毒侵入肌 體的“門户”,所以一定要注意保護肚子,尤其是護住肚臍部位。

幾個月的孩子建議穿一個肚兜,蓋住肚臍。大一些的孩子不要穿露臍裝,要穿蓋住肚臍的長衣服。

在中午或者晚上睡覺時,如果還不太適合蓋整個被子,也要找一個小被子蓋住肚子,防止肚子着涼。

★暖頸背

如果頸椎受涼的話,也容易引起頸椎不適,孩子不説,我們也很難發現。有的孩子喜歡穿一些吊帶的衣服或者背心,如果天氣轉涼,頸背肌肉進入寒氣,就會引發頸椎問題。

所以,天氣變涼以後,注意給孩子穿領口稍微高一些的衣服、穿帶袖子的衣服,使頸背部被保護起來。

★涼頭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頭部動不動就出汗,這是因為寶寶新陳代謝非常旺盛,皮膚含水量大 , 微血管分佈較多,體內產熱和廢物比成人多,腎腦幹的排泄功能有一定的限度,出汗就是排泄和散發體內熱量的重要途徑。

如果給孩子戴上厚厚的帽子,孩子很快就會出汗。一方面熱量不容易散出,另一方面見風后容易着涼,寶寶就會生病。

所以,不要給寶寶戴太厚的帽子,選擇一定透氣性好的帽子,起到放風的作用就可以。

給孩子穿衣服,首先要讓孩子感覺舒適,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一般來説,小孩子的穿衣厚度和爸爸的穿衣厚度非常接近。

還有一個判斷孩子穿衣厚度是否合適的方法,就是摸一下孩子的後頸部,如果這裏温熱不出汗或者稍微有些出汗,也是可以的。

如果給孩子穿上衣服,孩子還沒活動,不一會兒就冒汗了,那肯定是穿多了,要趕緊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