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正式入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熱的日子,被稱為“最難熬的日子”。但是,三伏天也是養生的好時節。
“悶熱潮濕的三伏天,人體容易被寒邪侵襲。”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王建萍主任説,伏天開始,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峯,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腠理開泄,一旦着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人們在夏季喜食冷飲、愛吹空調等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很多病都是由於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或過於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千萬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時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
三伏天養生做好“8個一”
1.一個温度——26℃
西北醫院幹三病區副主任醫師權曉娟表示,夏季吹空調,較適宜的温度為26℃以上,室內和室外的温差最好不超過8℃。如果温差過大,很容易造成頭暈、口乾舌燥、咳嗽流涕等不適症狀,嚴重時可能引發中風等併發症。
2.一次步行——出汗
人的養生要適應大自然的規律,該出汗的時候得出汗。天津體育學院健康與運動科學系博士李慶雯表示,三伏天可以選擇“走暑”,即進行走路的慢運動,既運動健身,又能避暑養生。可以利用平時時間早晚走走,一般40分鐘,2~3公里最合適。
3.一杯熱茶——補鉀
三伏天除了給身體補足水分,還得適當補點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營養與食品衞生學系教授黃連珍表示,持續高温時,大量出汗,會導致體內缺鉀,倦怠無力,精力和體力下降,耐熱能力降低,因此,膳食中適量補鉀很重要。茶葉中富含鉀,喝茶不僅能解渴,還能幫助消除疲勞。
4.一碗豆湯——三豆湯
常有説法,“夏季吃豆勝過吃肉”,有一定道理。夏天很多地方有暑濕,胃口不好,而大多數豆類都具有健脾祛濕的作用。這裏推薦一款三豆湯(赤小豆、綠豆和黑豆)。先將豆子泡幾個小時,然後用小火慢熬至三種豆煮爛,就做好了。
5.一個午覺——補精氣
“午覺不睡,下午崩潰”。夏季氣温高,晝長夜短,睡眠容易不好,而且人體消耗大,精力不濟。中午打個盹,補個15~30分鐘的午覺,能很好地恢復消耗的“精氣神”,讓下午有個好精力。
6.一杯温水——小口喝
水別等渴了再喝,經常小口喝杯温開水。建議每天喝水量最好多於1200毫升。
7.一份葱蒜——殺菌
天氣炎熱,食物容易滋生細菌,是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北京潞河醫院營養科陸霜梅表示,吃些殺菌蔬菜或多或少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這主要是指葱蒜類,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這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生吃比熟吃的殺菌作用更強。
8.一次泡腳——保健
俗話説:睡前一盆湯,賽過人蔘湯。泡足是一種自我保健方法。睡前用熱水洗腳,能調補陰陽,温通經絡,調和營衞,升清降濁,安神養心,健脾和胃,減輕苦夏的症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