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回家,閨女跟我分享,她班有個同學今天沒來上課,班主任找家長,才知道人出了家門但是沒有去學校,這孩子好在是找到了,也是萬幸。
據瞭解,這個孩子在上網課期間,迷上了遊戲,但當時父母也沒有太當回事,誰尋思後面孩子越玩越上癮,功課也學不進去了,父母開始跟孩子談話、好言相勸、禁止網絡等,但效果均不佳。直到發現孩子偷錢給遊戲充值,覺得怒不可忍,心理底線被突破,一時情緒控制不住就狠狠揍了孩子一頓。
唉,作為同樣養孩子的父母,也經歷過上網課期間,孩子偷着玩遊戲的情景,是能夠理解家長內心的行為的,畢竟偷錢玩遊戲不是好事,這裏面有偷錢、騙家長,最讓人擔心的還有孩子游戲上癮等,家長內心的擔心和崩潰是在所難免的。
但是,直接禁止和打罵孩子,看似是最快捷簡單的管教方法,實則也是最無效的方法。
原因也很簡單,不瞭解孩子的內心想法,不去了解事情存在的背後深層原因,找不到根源,那麼家長的所作所為就可能是本末倒置,還會引起親子關係的緊張。
那麼,對於孩子玩遊戲成癮的問題,家長到底如何做更加合適呢?
第一、先冷靜下來,思考家長最想孩子變成什麼樣子。
都説“衝動是魔鬼”,當家長一聽到孩子偷錢充值遊戲,本來在家長心目中,聽話懂事的孩子一下子變成了撒謊、沒出息、性質惡劣的孩子,反差之下,會讓家長腦海中惡補一堆的負面場景。
這些場景會讓父母忘記了當下,忘記了冷靜下來,去了解孩子痴迷遊戲背後的原因和內心想法,同時,也高估了孩子的自律性和自控力。
卻不想想,作為成年人,我們家長一旦碰上愛吃的飯菜或零食,即使是在處於減肥狀態,不見得就會停下來不吃; 碰上愛看的電影和電視劇,不見得會轉移注意力去看書,而選擇不看。
我們家長要承認,讓孩子着迷的遊戲也罷,小説也罷,如果家長玩,不見得就不會痴迷,畢竟火爆的遊戲和劇情背後,都是有強大的設計團隊,對產品進行了包裝,深入瞭解了客户的痛點與遊戲互動過程中的刺激所帶來的快感。
所以,冷靜下來,先放棄自己腦海中存在的各種負面的想法和擔心出現的後果,活在當下,就思考家長最想孩子成為什麼樣子。是健康快樂成長最重要,還是其他方面最重要。
第二、讓孩子願意相信家長,家長做孩子貼心的朋友。
事情已經發生了,家長再懊惱和生氣也是於事無補了,當下最好的方法就是需要去解決孩子游戲成癮的問題,不對嗎?
那麼,該如何解決呢?
這就需要了解孩子痴迷遊戲的原因,讓孩子跟家長説他的內心想法,還有對這款遊戲玩耍的感受等。而這些內心的溝通,其實都需要讓孩子願意相信家長,對家長是充滿信任的,那麼才能將自己內心想法與家長進行溝通。
所以説,家長的情緒平和和正常了,那麼,與孩子接下來的溝通就正常了,問題解決的方法也就容易找到了。
第三、告知家庭底線,用其他方式轉移孩子注意力。
家長需要“對事不對人”,通過事實擺明,讓孩子知道那些事情是可以做的,那麼事情是家裏不允許做的,對錯需要讓孩子明確瞭解。比如,偷錢就是不對的,這需要讓孩子認識到這個錯誤。
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家長不要過分去翻以前的舊賬,也不要過分的強調自己當下的感受,而是要跟孩子商討,制定好相應的約束規則。
同時,家長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需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在學習之餘,去接觸到更多的活動、家長與孩子多進行對話互動和問題的啓發思考,讓孩子的課餘生活更加充實,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這個過程,根據孩子痴迷的程度不同、孩子與家長直接的親子關係親密程度不同,所需要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家長需要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