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玫瑾:孩子有這3個行為時別慣着,該打就要打!長大後很難改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健康

作者/小棉

編輯/小棉

有不少人認為,現在的小朋友真是無法無天,年紀雖然小,壞習慣卻不少,再加上如今的父母不再崇尚棍棒教育,孩子們更是什麼都不怕。


同事家的孩子脾氣非常差,一有不開心的時候就把玩具摔在地上,同事總覺得孩子還小,出現這些行為也是無意識的,從來不忍心責備,更不要談如何教育孩子。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三歲看老'',雖然有些過於誇張,但孩子小時候養成的一些不良習慣,確實是會影響到以後。

李玫瑾曾説:孩子有這3個行為時別慣着,該打就要打!

那麼是哪三個行為呢?

1、脾氣大


其實孩子的脾氣之所以那麼大,有很大部分都是因為父母的關係,家長對孩子過度溺愛,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一旦孩子有不滿意的時候,就會發很大的脾氣。家長千萬不要不當回事兒,如果小朋友脾氣太大的話,那麼一定要儘早改掉,以免長大之後變成一個暴躁,無法掌控情緒的人。

2、愛説謊


有些孩子看似聰明,但卻總把這份聰明用在錯誤的事情上,比如今天把家裏的花瓶打碎了,他們會用各種方法來欺騙父母,告訴爸爸媽媽,花瓶不是自己打碎的。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糾正,那麼今天這件事情結束之後,等下次再發生的話,從孩子嘴巴里依然不會出現一句真話,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根本無法想象。

3、威脅父母


很多孩子在2歲時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在這之前小朋友大多數靠哭來獲得父母的關注,這時候的孩子,無法意識到這種行為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但卻知道一旦自己哭的話,父母就會妥協。因此在3歲左右時,如果孩子一有不滿足時就開始哭的話,家長要及時拒絕。

一旦孩子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心軟,不要不捨得教育孩子。要知道這些壞習慣,小時候不加以糾正的話,長大後會很難改。

那麼如何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呢?

1、家長起到榜樣作用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家長有什麼樣的習慣,那麼孩子也會同樣模仿。家長想糾正孩子的壞習慣,那麼就要從自身做起,在小朋友面前時刻關注自己的舉動,並且告訴孩子,什麼樣的習慣是必須改掉的,並且教會他們懂得禮貌用語。


2、幫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當孩子滿3歲的時候,是家長幫他們建立規則感的最佳階段,父母應幫助孩子建立規律作息,同時幫他們瞭解最基礎的規則意識,比如當我們在公眾場合時,不能大聲説話不能肆意打鬧。通過這方面的教育,孩子也會知道,當自己做錯事情時要為自身行為負責。

3、不隨便妥協


當家長跟孩子樹立規矩之後,就不能任由孩子肆意妄為了,這樣小朋友就不會把規矩當回事兒。孩子如果不能按照規矩辦事,在父母面前用哭鬧來希望父母妥協,家長這時候如果心疼孩子,而選擇破壞規矩的話,那麼只會讓孩子覺得規矩是可以打破的。

父母應做的事不能隨意妥協,不能任由孩子,但同時也要注意方法,首先要控制自身情緒,同時耐心地去引導孩子,等他們心情平復了再進行教育。

小朋友都是天真可愛的,而他們長大之後變成什麼樣,其實完全取決於父母的教育。因此當孩子做出一些錯誤行為時,家長千萬不能慣着,抓住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幫孩子改正這些不良行為。

我是@萌寶小棉棉,一名二胎媽媽,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分享育兒趣事,一起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