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愛孩子不等於尊重孩子

“我的手很小,無論在什麼時候,請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請慢些走路,以便我能跟得上您。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樣見過世面,請讓我自己慢慢地觀察一切事物,並希望您不要對我加以過分的限制……”

周國平説,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種教養。的確,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出於一種本能,不用學也會。尊重孩子,卻是一種美好的教養,我們需慢慢修煉。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3個小故事,這些故事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希望各位爸媽能靜心地讀完,看一看尊重孩子這件讓父母既熟悉又陌生的事,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故事一:打針

媽媽帶着五歲的兒子打預防針,雖然事先已經鋪墊鼓勵了,打的時候,孩子還是哭得驚天動地。

打完針留觀的半小時裏,孩子依然哭哭啼啼,媽媽耐着性子百般勸慰:“好了,好了,不疼了啊!”,孩子還在抽抽嗒嗒,時不時還高聲抽泣。

致家長:愛孩子不等於尊重孩子

旁人開始對媽媽側目,媽媽覺得尷尬,皺着眉頭説:“行了行了,打個針該有多疼呢?男子漢勇敢一點啊。”

孩子不買賬,媽媽繼續説:“看看人家女孩子都比你堅強,人家都不哭了,你就閉嘴吧。” 耐心被磨光的媽媽,數落起孩子來……

坦白講,這樣的媽媽已經是很有耐心的媽媽了,能做到鋪墊、鼓勵、勸慰這幾點,只不過對孩子“執着”的哭泣,少了一點尊重。

尊重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也就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的感受。你覺得打針不疼,那是你。別的孩子能忍住哭泣,那是別的孩子。你的孩子,對打針的疼痛,有他獨特的感受。

孩子的成長有快有慢,不必要求他“堅強懂事”。你只需要緊緊把他摟住,很真誠地對他説:“打針好疼是不是?媽媽抱抱你。”尊重他的感受,尊重他對待疼痛的方式,這才是此刻對他最大的支持和安慰。

故事二:玩具摔壞了

6歲的男孩哲哲一不小心摔壞了心愛的玩具。那是一輛很舊的汽車玩具,一個車輪被摔掉了,宣告報廢。哲哲又是心疼又是自責,忍不住流下眼淚。

爸爸看到了,問明原委,大手一揮:“我再幫你買輛新的。” 哲哲哭着搖搖頭:“再買一個也不是我這個。”爸爸嗤之以鼻:“這麼矯情!男孩子還動不動流眼淚!”

致家長:愛孩子不等於尊重孩子

哲哲趕快擦乾眼淚。過了一會兒,他大概是想通了,知道舊的回不來了,就又去找爸爸:“爸爸,那你再給我買個小汽車吧!”

爸爸生氣了:“不行!誰讓你剛才説不要的?男孩子這麼優柔寡斷,你已經錯過機會了!”

哲哲放聲大哭。爸爸兇他:“不許哭!丟死人了!給我把眼淚忍回去!你記住,你是男孩子,將來是男子漢,男子漢是不能哭的!”

哲哲可能並不理解什麼是“矯情”,什麼又是“優柔寡斷”。但他的哭泣是可以理解的:自己喜歡的玩具摔壞了,他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懊惱。

他被爸爸指責“丟死人了”,他的內心就真的充滿羞恥感。當孩子從難過中緩過來,又遭到爸爸的訓斥,哭泣不被允許,孩子只能強忍住眼淚,禁止自己情緒的釋放。

尊重孩子,就是要認同孩子的情緒。別人看起來舊舊的、沒有價值的玩具,在孩子的眼裏卻是有感情、有生命的。當他為壞掉的玩具難過,爸爸應該要認同他的情緒:“那是你心愛的玩具,你一定很難過吧。”尊重孩子的情緒體驗,正確地向孩子表達愛的方式,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愛孩子。

故事三:交換禮物

5歲的小女孩玉玉很開心地對媽媽説,她在幼兒園交了一個新朋友,她們拉勾要永遠做好朋友。媽媽本來一直微笑地聽着,直到玉玉給她看了她和新朋友交換的禮物。

新朋友給玉玉一個碩大的“藍寶石”戒指,玉玉送給新朋友一個掛墜。媽媽臉色變了,那個掛墜,是一家人去泰國旅行時買回的木雕小象。

這個吊墜是媽媽花了比夜市小攤貴很多的價錢在店鋪裏買下的。且不説小象的價錢遠遠高於“藍寶石”戒指,媽媽更覺得這個小掛墜意義很不同,玉玉不應該把它送人。

致家長:愛孩子不等於尊重孩子

媽媽不高興地説:“你怎麼能自己跟別人換了禮物?那個小象不可以送人。”本來開心地跟媽媽分享喜悦的玉玉愣住了,她怯怯地説:“這個小象不是我的嗎?你不是説我的東西我自己可以安排嗎?” 媽媽欲言又止。

因為她確實這樣説過,她一直也想做一個民主的媽媽。媽媽不知道該説什麼,於是她生悶氣。

玉玉察言觀色看出媽媽在生氣,但不知道媽媽為什麼生氣。她的愉快一掃而空。

這位媽媽生悶氣的做法,進一步否定了孩子的選擇,讓原本想要分享喜悦的孩子承受了失落的情緒。

尊重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也許在大人看來,孩子確實不應該把比較貴的、有紀念意義的小物件跟別人交換成非常普通廉價的“藍寶石”戒指,但是那就是孩子的選擇。

孩子越小,內心就越純淨,她的選擇是從心的,不會像成人一樣去平衡得失。她決定交換的時候,她是被自己的獨立意識所驅使,那就是她的決定。

周國平説:“和孩子相處,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尊重孩子。從根本上説,這就是把孩子看作為一個靈魂,一個有自己獨立人格的個體。”尊重孩子的感受,認同孩子的情緒,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這是尊重孩子最起碼的三個要點。

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和高度去批判孩子的表現,不要用成年人的價值觀去否定孩子的選擇和決定。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覺是從父母那裏得到的,尊重別人的意識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經過多次的訓練、教育,不斷地強化而逐漸建立起來的。希望每位父母能從這基本的三個要求做起,做一個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78 字。

轉載請註明: 致家長:愛孩子不等於尊重孩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