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生眼中,夏天用“涼”對抗“熱”的方式反而傷身,最好的辦法是“熱”着過。
中醫講養生要順應時節,夏天該熱就得熱,該出汗就得出汗。因此,我們要順着季節規律,採取以熱制熱的“熱養”法。
1、飲食避涼
飲食上應注意少食生冷食物,《壽世保元》中説:“夏日伏陰在內,暖食尤宜”。張湖德認為,俗話説,“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夏天應該用姜等食物來温中散寒,把生薑、紅糖一起沖泡後服用效果更好。不要長時間待在封閉的空調房裏,也要注意避免淋雨。
2、熱水泡腳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熱水泡腳可以供給它能量。熱水泡腳能夠使氣血運行通暢,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強新陳代謝。水温以42℃~45℃,温暖舒適為宜。
3、洗熱水澡
熱水洗澡會使身體的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排毒,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為宜。另外,也可以用熱毛巾擦臉擦身,不但容易去除灰塵污垢,還能夠排汗降温,使皮膚透氣,讓人感覺涼爽、舒適。
4、解暑喝熱茶
炎炎夏日,熱茶比涼茶更能解暑消渴,這是因為熱茶利於汗腺排汗,可以達到散熱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運化能力。夏日受歡迎的冷飲雖然消暑立竿見影,但只是短暫地給人體降温,並不能真正解渴。
5、運動“以汗制汗”
《易經》裏講“運則生陽”,夏天運動,可以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並且有助發汗。楊力認為,夏天要“以汗制汗”,而運動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
鍛鍊還可以加強熱適應,提高人體調節體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見的熱證。
需要提醒的是,夏季運動時間很重要,不要選擇太陽最毒的正午,因為大汗淋漓會傷氣血。一般建議選擇早上,選擇慢跑、太極、跳操等不太劇烈的運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