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孩子怎麼又不聽話啦?“寶聽話,媽媽買輛大玩具汽車給你。”“你什麼時候才聽話,讓老爸省點心!”“你這孩子為什麼這麼輩,聽話好不好?”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父母對孩子説的話。聽話的孩子是乖寶寶、好寶寶、大人喜歡的寶寶,-些父母還為自己的孩子聽話而感到自豪,“我家寶寶真乖,從不惹大人生氣。”“聽話話寶寶”“乖寶寶”已成為父母對孩子評判的標準。
一位承受很大 工作壓力的女性在談到父母對她的教育時説:“小時候,姥姥看護我,媽媽上班前總是反覆叮囑,聽姥姥的話。下班後也常問我,聽話了沒有? 3歲上幼兒園,媽媽每天早晨送我,臨走時總是一句話,聽阿姨的話。上小學時,每天都我聽老師的話,上課要認真聽講,上了中學依然如故。後來工作了,也常叮囑要聽領導的話,看領導臉色辦事。好像在我的記憶中,‘聽話’二字是媽媽對我講得次數最多的。”
我們傳統文化總是教育小孩從小要“聽話\'\',不要“淘氣”結果,我們的孩子不是“獨立性差”,就是“膽小怕事”、“缺乏社交能力元。在21世紀的今天,這種教育觀念顯然已經落後,不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的要求,應當改變。聽話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 淘氣的孩子也不等於是壞孩子。有識之士已經提出:“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聽話’的兒童是問題兒童。”
為什麼説“聽話”兒童是問題兒童呢?所謂“聽話”兒童,常見的特點是有問題提不出來,不敢與長輩辯論。這樣的“聽話”兒童,有的只是奴性,卻毫無個性和獨立性,遇事沒有自己的主見,不敢反抗邪惡勢力。這樣的兒童,其性格已經被扭曲,心理也不健全,自然成了“問題兒童”。遺憾的是,這個問題至今並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一般人還沒有把這種兒童當作“問題兒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