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媽媽”到“媽”,孩子的內心經歷了這4種變化,家長應該上心

孩子和母親的關係,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最親近的一種關係,自“十月懷胎”開始,孩子就和母親經歷了十個月的親密相處,

到寶寶生下來之後,又是媽媽一直對寶寶悉心照顧,這些陪伴和付出,只有媽媽才能做到,只有從心底裏愛孩子的媽媽才能做好,

相信,很多媽媽都還記得寶寶牙牙學語時,第一次喊出“媽媽”的場景,那一刻的,心臟都漏跳了一拍,恨不得把所有的寶貝都送到眼前的小人面前,

不過,等到孩子一點點長大,當初的小人已經竄的很高了,變化很大,就連當初叫的“媽媽”也會變成了“媽”,

這個轉變可不僅僅是稱呼上發生了轉變,還潛藏了孩子內心的變化,那麼,從“媽媽”到“媽”,孩子都有怎樣的心理歷程呢?

從“媽媽”到“媽”,孩子的內心經歷了這4種變化,家長應該上心

1、有了自我意識

孩子對母親有依賴感嗎,是最初的一種“社會聯結”,是最開始,心裏下意識的依賴,畢竟,寶寶和媽媽相處10個月,最熟悉媽媽,

但是,當孩子一點點長大後,自主的意識也就開始一點點形成,這樣意味着,他們渴望脱離父母的庇護,想要獨自面對世界,

而從“媽媽”到“媽”,就是他們改變的第一步,也許對大人來説會有些難過,但是,對孩子卻是一件好事。

2、心理上開始成熟

面對孩子的時候,尤其是剛出生的寶寶的時候,他們實在是太小太可愛了,所以,我們在看他們的時候,也難免會發出“疊音”,

比如“抱抱寶寶”、“吃飯飯”、“睡覺覺”等等,而孩子也會覺得這些“寶寶語”才是正確的發音,就會叫“爸爸、媽媽”,

但是,當寶寶一點點長大之後,不僅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會對一些疊詞比較抗拒,覺得叫“媽媽”太可愛了,就會變成“媽”。

3、孩子和父母關係的轉變

孩子對父母始終是存在依賴的,但是,當孩子一點點長大之後,這種依賴的情緒就會一點點剝離,

而這種剝離是父母和孩子一次爭吵、一次次鬧矛盾中產生的,他們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發號施令,總是強迫自己,

這就會導致父母和孩子的之間的關係惡化,而孩子也會用改變稱呼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所以,當家長髮現孩子從“媽媽”改成“媽”的時候,就要學會尊重孩子了。

4、產生隔閡,“爸媽”變成了符號

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可是要注意了,如果孩子進入了青春期,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又比較緊張的話,

他們也會將“媽媽”變成“媽”,而這種轉變不僅是因為父母和孩子之間有隔閡,而是有更大的矛盾,讓孩子產生了怨氣,

而當孩子有怨氣的時候,他們對父母的感情就會變淡,甚至,還會比較厭煩,喊“爸媽”的時候,也只是把稱呼賦予了代號,和喊“喂”沒什麼差別,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最好反思一下,是不是和孩子產生了特別大的矛盾,或者是自己有沒有好好的傾聽過孩子的內心,不要讓事態一直這樣發展。

皮球兒媽媽寄語:

都説“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確實,只有自己也當了父母之後才知道做父母的不容易,對孩子 需要父母非常大的耐心和時間,這樣才能培養好一個孩子,

可是,當孩子突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最需要關注的是孩子的心理變化,不要覺得只是一個稱呼無所謂,要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多多傾聽他們。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你家的寶寶是什麼時候把你的稱呼改變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9 字。

轉載請註明: 從“媽媽”到“媽”,孩子的內心經歷了這4種變化,家長應該上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