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醫的時候大夫總説某人濕氣重,那麼濕氣是什麼?哪裏來的濕氣?
濕為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一説到“濕”,人們很容易聯想到水、潮濕這些字眼。濕的確是水的一種狀態。濕屬陰邪,性質重濁而黏膩,凡致病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特性的邪氣,都稱為濕邪。濕為長夏的主氣。長夏即農曆六七月,時值夏秋之交,陽熱尚盛,雨水且多,熱蒸水騰,潮濕充斥,為一年中濕氣最盛的季節。
“濕”有外濕與內濕之分。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致。長夏濕氣最盛,故多濕病。內濕是疾病病理變化的產物,多由嗜酒成癖或過食生冷,以致脾陽失運,脾主運化水液,性喜燥而惡濕,故外感濕邪,常易困脾,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從而使水濕內生停聚。
外濕與內濕在發病過程中又常相互影響。外濕發病,多犯脾胃,致脾失健運,脾為濕困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濁,脾胃運化失職,濕從內生;而脾失健運,又容易招致外濕的侵襲。不論外濕、內濕傷人,必同氣相求,故濕必歸脾而害脾。脾主肌肉,濕困肌膚則頭身困重。
濕邪阻滯中焦脾胃,則水谷不能運化,脘痞納呆,腹脹,大便不爽濕性黏膩,出現以沉重感為特徵的臨牀表現,如頭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濕邪外襲肌表,困遏清陽,清陽不升,則頭重如束布帛,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説:“因於濕,首如裹。”濕邪阻滯經絡關節,陽氣不得布達,則可見肌膚不仁、關節疼痛重着等,稱之為“濕痹”或“着痹”。
濕邪為患,還易呈現分泌物和排泄物穢濁不清的現象。如濕濁在上則面垢;濕滯大腸,則大便溏泄、下痢膿血;濕濁下注,則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濕邪浸淫肌膚,則可見濕疹浸淫流水等。濕性黏滯:“黏”,即黏膩;“滯”,即停滯。
濕邪致病,其黏膩停滯的特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症狀的黏滯性。濕病症狀多表現為黏滯而不爽,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膩等,皆為濕邪為病的常見症狀。二是病程的纏綿性。因濕性黏滯,易阻氣機,氣不行則濕不化,其體膠着難解,故起病隱緩,病程較長,反覆發作,或纏綿難愈。如濕温、濕疹、濕痹。
在疾病的過程中,有濕邪從寒而化,亦有從熱而化的病理變化趨向。形成濕邪寒化和熱化的不同病理變化的主要條件如下:如果感邪性質或環境不同則趨向不同,在高温高濕的環境,或天暑地蒸,或嗜食酒酪所致,濕邪多從熱化;而居於陰冷卑濕之地,或嗜食生冷所致,濕邪多從寒化。如果體質有差異則趨向不同,凡陽虛之人,一旦感受濕邪,濕易從寒化,成為寒濕之證;而陰虛之人,一旦感受濕邪,易從熱化,成為濕熱證。
如果脾胃狀態不同則趨向不同。素體脾胃虛弱者,感濕易從寒而化;平素胃中積熱火盛者,感受濕邪易於熱化。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濕邪不去,治療這些疾患都如同隔靴搔癢。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現代很多疾病都跟濕邪有關。(作者系北京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王紅蕊)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