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是生命的守護者,每日與死神相搏鬥,還患者一個跳動的心。
但是,像這樣一個已經能與死神鬥爭的“超能”人,實際上也是一個必須得承受生老病死的普通人。
醫院的腫瘤科,每日接觸大量的癌症病人,遊走其中的腫瘤科醫生們,對其的救治比誰都更權威,但當他們在接收到“死神通知書”的那一剎那,又有怎樣的想法呢?
患病的經歷得追溯到2017年。在2017年下半年,王磊總覺得腰疼乏力、頻繁感冒、發燒,遷延不愈。由於其職業的特殊性,王磊覺得只是勞累過度,沒有在意,任症狀拖了半年之久。終在好友及妻子的勸解下進行健康檢查,結果被確診胰腺癌晚期,肝轉移。
得知結果後,王磊感慨,從醫數十年,對其嚴重性早已心中明瞭,頓覺無可奈何。不過,他又立刻開始決定,應該:活在當下!他開始積極的接受治療,決心多活一天便多作為一天!
忠告:
其實,任何一種疾病,在發病前總會散發出預警信號,其往往警示着疾病的性質和預後狀況,如果能夠及時引起注意,便能早發現、早治療。
癌症普遍的表現有咳嗽、發燒、乏力、消瘦、疼痛等,再根據其病變部位的不同表現出局部症狀。如胃癌可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肝癌可有肝區的疼痛、結腸癌可有頻繁的腹痛和便血等。有些癌症早期基本無症狀,如胰腺癌,被發現時,基本已經轉移擴散。
生活中,普通人應定時進行防癌體檢,高危人士,若有條件,最好每年參加1次防癌體檢,做到無病防病、有病早治!
——只要有1%的希望,我就盡100%的努力!
已經患癌的人士應積極配合治療,享受生活,重在當下。關於這個,王磊説道:“如果一個人對於即將發生的事情無法接受,只會令自己和身邊的人很痛苦。”人生如旅途,他也已準備好做那個提前下車的旅客,儘管最後面臨的可能是壞結果,但是在真正倒下之前,仍然要做自己命運的主宰者,要讓每一天過得有意義。如常地工作讓他感受到生命依舊豐盈。
徐林友:改變生活習慣,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他本身是肺癌醫生,在2011年1月卻被查出肺癌腦轉移,當時判定為“很難活過100天”,但如今9年過去了,徐醫生仍然健在!
徐醫生回憶起患病前10個月,其中有一個月做了26台大手術,因其中有三例出現了嚴重的併發症,出於自身的責任感,他每天提前上班,夜晚十二點月色濃重時才匆匆回家。肚子餓的時候也僅僅是吃了幾口飯菜便睡意沉沉,躺到牀上卻翻來覆去難以入眠,以此狀態持續了一個月,他猜想,正是這樣的生活習慣,激發了體內的癌細胞。
意識到自身曾經的錯誤後,徐醫生開始正視疾病。積極的配合治療,同時開始糾正生活習慣!雖然癌症的放化療讓其疼痛難忍,每進食一分便萬分痛苦,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同時服用靶向藥物。終於在兩個月後身體逐漸好轉,並且於2012年複查顯示,癌症腫塊已經奇蹟般的消失!
忠告:
——改變生活習慣,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徐醫生坦言:生病之前,我抽煙、喝酒,下夜班會外出吃夜宵。患病後,我迅速戒掉了煙酒,平時多吃素菜和玉米等,葷菜很少吃,也不外出應酬了,大多數時間安靜地坐着,看醫學書籍,陪女兒和妻子。
癌症病人最忌諱勞累和什麼也不幹,兩方面不能走極端。我在醫院住院一段時間後,感覺身體還好,就回家休養,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每天晚飯後,我會出去散步半小時到1個小時。開始的時候,身體虛弱,腳步邁不動,但在妻子或朋友陪伴下,也堅持走下來了。
煙酒含有較多的致癌物質,長期飲、用容易激發機體細胞癌變;當人情緒壓力過大時,也可造成體內激素分泌紊亂而造成癌症。徐醫生患病後,堅持遵從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且選擇放鬆的心態應對疾病,使癌症的治療步伐邁得愈發大,終而獲得新生!
楊育正:抗癌沒有偏方楊育正是台灣馬偕紀念醫院院長,著名的產科名醫、婦科癌症治療專家。
2012年初,楊醫生接任院長不滿3個月,身體突然開始有了異樣。他覺得自己的牙齦有異常的“麻木感”,每一次牙齦接觸外來的東西,都彷彿隔着手套碰觸物品似的,感覺變得遲鈍、不真實。一個月後,演變為三叉神經痛,右臉頰抽搐般地痛着。他開始前後輾轉多個科室進行診斷。結果顯示,在副鼻竇裏有一個五六釐米的腫瘤,是“它”引起了三叉神經痛!後來切片證明患上了B細胞淋巴癌。
確診癌症後,楊育正沒有過多沉浸在悲傷中,他馬上打起精神,積極抗癌,最終得以康復。
忠告:
——抗癌沒有偏方
楊院長的康復,令許多人好奇,問他是否用了些特效的藥方才能挺過此劫?
對此,楊院長笑道:身體調理,不外三大要素:吃得對,動得勤,睡得好。生活規律,身體自然有元氣。在這一點上,我要驕傲地説:“我是模範生!”
楊院長患病後,開始積極的配合治療,外加鍛鍊身體,健康飲食,使癌症的治療有了較好的推進;生活上他按時作息,放鬆心態,陪伴家人,在家人的關愛與自身的積極建設下,身體恢復自然快得多。
——康復期間要注意護理
手術後、放化療過程中,由於體力、食慾下降,飲食調配尤為重要。飲食應注意色香味俱全,促進患者食慾。同時補充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乳腺癌及婦科腫瘤患者禁食含激素食物。不可不補,也不可過量的補。營養均衡,清淡,易消化、易吸收為主,不宜食用的就是辛辣、刺激、油膩、醃製、油炸等食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孫燕告訴我們,癌症重在早期發現、早期預防,平時生活中應當定時進行防癌檢查,保護自己保護身邊人,同時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當患病之時,抑鬱、焦慮只會加重病情的發展,應採取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應對,積極與疾病抗爭,相信醫生。配合治療,永遠比上帝更加有用!健康科普排位賽守護她健康真相來了
參考資料:
[1]《與胰腺癌抗爭後,50歲知名專家走了》.健康時報網.2019-06-24.
[2]《為什麼醫生患癌後治癒率比普通人高那麼多?只因為多做了這3件事!》.健康時報.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