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這幾天我家小寶因為急性胃炎,在醫院輸液。他的症狀太典型,第一天嘔吐,第二天發燒,第三天拉稀,隨後漸漸治癒……
昨天就是第三天。他的精神已經從前兩日那種少氣無力、渾身綿軟的狀態有所好轉;尤其是昨天下午帶他輸液的時候,他甚至能夠用“精力充沛”來形容了。
不過,他的“精力充沛”,則完全表現在了和我鬥智鬥勇的“戲精”表演上。
圖片源自網絡
當時就我一個人陪他輸液,他忽然鬧着説自己肚子餓了,想要吃東西。而我因為他得的是胃炎,自然不會拿任何零食了。
小寶先是懇求的用小眼睛看着我:“媽媽,我餓了,怎麼辦?”
“呃?”我當時還沒有完全搞清楚狀況,自然很擔心:“寶寶知道餓了是好事兒哦!等下我們回家吃飯,好不好?”
沒有得到滿足的小寶開始流眼淚:“媽媽,我現在就想吃東西,怎麼辦?我好餓好餓啊!”
説完,一邊用沒有輸液的胳膊袖子擦眼淚,一邊用小眼神往那邊看、那邊看、那邊看……
我有些瞭然的順着他的小眼神看過去,果不其然,那邊有個小朋友一邊輸液,一邊在津津有味的吃着零食。
回過頭,我拉着小寶的手:“寶貝,醫生剛才是不是説你現在只能吃饅頭、米粥、麪湯和麪條,其他的東西都不能吃?就連奶粉都不要喝呢!”
小寶本是滿臉期待,聞言頓時崩潰了:“老猴子啊(他對我的暱稱),餓死小猴子了怎麼辦啊?真的要餓死我了!”
悽慘的聲音,搭配上淚流滿面的悲慘,隔壁陪孩子輸液的媽媽都被吸引過來了,一副困惑的模樣:寶寶這麼情真意切的請求,媽媽不為之所動,莫非是後媽?
我有些尷尬的抱起小寶,依舊堅定地搖搖頭:“第一,現在只有媽媽在這裏,為了你的安全着想,所以媽媽不能離開你;第二,你現在只能吃饅頭和軟食,所有的零食都不行;第三,媽媽剛才看了外賣,饅頭沒有外送的!”
小寶繼續哼哼唧唧,不過也許是窩在我懷抱裏的緣故,聲音小了一些。
圖片源自網絡
其實, 作為家長如何智慧的對哭鬧不休的寶寶説“不”,還真的是一件技術活!最好是按照孩子不同的成長軌跡來合理拒絕。
【0~2歲:直截了當的方式最好】這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語言功能還不完善,如果父母對他講比較複雜的道理的話,寶寶壓根兒就聽不明白。
所以家長不妨直截了當的拒絕最好,也就是直接對寶寶説“不可以”或是對他搖頭。
當孩子有危險舉動,例如去拿打火機玩的時候,父母就要馬上制止,甚至可以給寶寶一點小苦頭吃,如取消一次寶寶的小零食等等,方便他的最佳記憶。
【2~4歲:冷處理也許最適合第一次叛逆期的寶寶】2~4歲的寶寶正處於人生第一個“反抗期”。
這個時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樣聽話,經常和大人“鬧獨立”,叛逆性十足。對這個時期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父母最好採用適當方式加以引導,儘量避免採用強硬的處理手段。
“冷處理”就是不錯的辦法之一。
當寶寶大吵大鬧的時候,在安全的地方,父母可以暫時不去理睬他;在相對熱鬧的地方,父母可以抱抱他並不多説話;等事後雙方都冷靜下來了,再同寶寶講道理,事半功倍哦。
例如寶寶非要在商場裏買玩具,遭到拒絕而撒潑的時候,媽媽完全可以先把孩子抱起來帶出去,再進行冷處理。這樣做也對孩子的自尊心起到了保護作用。
【4~6歲:對待我們的“小大人”,當然要講道理嘍】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心理特徵上處於一個過渡期,正從“自我中心”發展到認識周圍的環境事物。同時,孩子在語言上的智能也有了相當的提高。
父母這時就可以採取“講道理”的方式來同孩子溝通了。坦白而簡單地向孩子説明為什麼不能這麼做,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來幫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注意別對孩子説謊或説得模稜兩可。
當然,“冷處理”的方式也同樣適用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冷處理之後再曉之以理,最後別忘了給孩子一個愛的表達來撫慰他。
這種朋友式的交往遠遠勝過家長高高在上的説教,不妨試試。
圖片源自網絡
當然,不同的寶寶有不同的性格脾氣,爸爸媽媽也可以針對自己寶寶獨特的氣質,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親子間最有效的拒絕方式。
另外,父母的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樹立規矩的過程。只有言行一致的父母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威信來。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拒絕也一定要前後一致。不能因為今天心情好,便縱容孩子一些;明天心情不好,便對孩子嚴格一些。這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源自父母對孩子的尊重,所以爸爸媽媽們儘量不要當着許多人的面拒絕孩子、批評孩子,這會讓他們小小的自尊心受到打擊,也會讓父母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