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規律的生活原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健康的身體乃是靈魂的客廳,有病的身體則是靈魂的禁閉室。治病花錢不要細,別跟自己過不去。病來身上心放寬,戰勝疾病須樂觀。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笑口開,病不來,心煩惱,病來了,關注婦科田醫師,每天會給大家分享一些生活中的養生小妙招,幫大家儘快擺脱身體上的不適,在這裏謝謝大家的支持!
其實,這類養生俗諺,本訂閲號之前寫過多篇文説了,您不妨訂閲,然後仔細翻看。這些養生俗諺的挖掘、整理和解讀,着實是一件費心費時的事情。但是隻要能給看官帶來啓迪和幫助,本訂閲號創編團隊的功夫,就沒白費。
先來説説“晨不吐口水”。
咱們都知道,人在夜半子時的時候,腎中一陽始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麼而到了清晨,腎氣已經升達飽滿,咱們這個時候就覺得神清氣爽了。腎,在液為唾。這個“唾”,指的就是唾液、口水。早晨的時候,腎氣充達,口中唾液滿含腎氣,其質稀薄,有利於滋陰益腎。如果能把唾液嚥下去,對於滋補腎氣,增陰進陽是大有好處的。所以養生家主張早晨的時候要咽吐沫,而不要吐口水。
其實,對於這個口水,中國古代的養生家是十分重視的。有很多中醫養生氣功裏面,都會用到口水。你比如説在《內鏡》裏面,有一個功法,叫做“九咽丹成”。怎麼説呢?就是“一咽,二咽,雲蒸雨至;三咽,四咽,內景充實;七咽,九咽,心火下降,腎水上升,水火既濟,則內丹成”。這裏説的,就是咽口水九次而成養生。
這麼説,看官可能覺得是不是古人“故弄玄虛”呢?其實不是。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口水中儘管大部分為水分,但是也有多種微量元素和蛋白質。口水有助消化、消炎等作用。裏面所含的“腮腺激素”物質,對人體的好處更大。因此,“晨不吐口水”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接下來説説“午不泄精水”。
從字面上,這五個字好理解——中午的時候不要行房。這是什麼道理呢?
看官,咱們都有一個感受,這既是中午吃完飯的時候,人困得要命。為什麼?有的認為,是血液進入到消化系統中,大腦供血減少,所以睏倦。還有的認為,是中午進食後血脂水平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故而犯困。這麼説,都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古人受科技不發達的影響,對於血液循環和血液環境的改變,認識得不確切。於是,他們換了另外一種思路來理解,這就是,人的心屬火。心火在燃燒一個上午之後,心氣略顯虛乏。心藏神。心氣虛乏,心神不明,故而無神、睏倦、無精打采。這個時候,就要有腎水來“上濟”心火,使得水火既濟。腎水,屬陰。陰陽護根,陰能生陽。心中陽盛之氣經由腎陰的滋陰,會更好地升發。這樣,我們就會重新精神矍鑠。那如何才能令腎水來接濟心陽呢?辦法之一,就是睡午覺。
看官,到這裏,就是關鍵問題了——睡午覺可以,但切莫行房。一方面,行房腎精疏泄,本是傷陰的行為。腎陰接濟心火之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其次,人之大欲,雖源於腎中相火,但是其源頭,乃是心。心中君火一動,大欲萌生,腎中相火這才隨之而起,腎精準備疏泄。因此,慾望升起的過程,也是消耗心陽、心氣的過程。從這兩方面來看,午時行房,對於水火既濟、助升心陽心氣,都是不利的。可見,“午不泄精水”確有幾分道理。
最後説一説“晚不流汗水”。
晚上為何不主張流汗呢?這是因為到了夜晚時分,人的衞氣內藏,腎陽深伏。這個時候,人就應該隨之休養生息,好順應這樣的生理變化。但是如果你大半夜流汗、氣喘吁吁,這就是令氣隨津液而外泄的做法了(津液也是氣的載體之一,津液失散,就是氣失散的過程),不利於衞氣、腎陽的潛藏。它們如果潛藏不好,第二天,就容易升發不及,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狀態。更何況,夜晚時分,氣温較白天低很多。大量流汗,“鬼門”洞開,則風寒濕邪易於侵襲人體,造成疾病。所以説,“晚不流汗水”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過,必須承認,隨着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生活條件的提升,晚上不流汗這個説法,也的確未必放之四海而皆準了。籃球運動員,晚上打比賽是正常的。健身房裏,下班後揮汗如雨的人也很多。但是無論怎樣,入夜10點鐘以後,萬物寂靜、人慾入寐,這個時候就應該“閉鬼門、藏衞氣”了,再去流汗,就要傷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