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懶惰,依賴性強,沒有責任感,沒有認識到這個孩子的原因,恰恰是因為父母太勤快。
當孩子接觸新鮮事物,犯錯是在所研究難免的,孩子小,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他們通過這次沒做好,再做一次,我們可以慢慢發展引導,慢慢教,早晚會好起來。
如果一直不允許他們做,沒有錯誤經驗,等到長大了,依然不會做到。 這就是孩子們的感覺,他們的行為服從於他們的父母,你覺得我不行,那我就真的不行,你覺得我做不好,我就不要做了,做了也做不好。
1、懶媽媽從不包辦
孩子主動願意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懶媽媽都會更加放心讓孩子去嘗試,孩子能力得到了鍛鍊,會做的事情發生也就要求越來越多,自信心也會增加,對媽媽的依賴性就慢慢降低了,媽媽對於自然可以輕鬆解決很多。亮亮穿反了鞋,懶媽媽只會跟他説穿反了,告訴他怎麼穿就可以了,不要幫他穿。
2、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
如果您不願意讓孩子將整個家庭教育環境都弄得亂糟糟的,可以跟孩子學習做一個約定,將孩子的活動時間範圍進行限定在他認為自己的房間之內,在這個世界範圍之內,你可以通過任意“搞破壞”,而如果離開了你的“地盤”,雖然也可以隨便玩耍,但是玩過之後要要求孩子將這個位置恢復原樣。
3、懶於唸經般的嘮叨
孩子不喜歡聽父母嘮叨,你説一遍會記住,説太多麻煩,聽不進去,或者戴耳機不聽,這些都是孩子在某個階段的特殊心理。 有時媽媽會想:“老師上課也要重頭戲,這次我的重頭戲重頭戲倒成了嘮叨。”
由於母親是孩子最親密的家人,孩子在家裏自己想得到的其實是學生家庭的温暖,而非進行説教。道理我們小孩都明白,沉默是金,不嘮叨是一種相對無言的態度,小孩耳根清淨,母親不煩,小孩默默努力,給母親一個驚喜,雙方少了摩擦與爭吵,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