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輩子的不是遊戲和懶惰,而是最親的父母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健康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輩子的不是遊戲和懶惰,而是最親的父母

原創 萌媽經驗説

李玫瑾教授

曾經針對上千個兒童展開過相關的研究,認為孩子長期聽到父母侮辱性的語言性格就會發生巨大改變,部分人會變得格外自卑或者是冷漠,他們否定了自己也否定了其他人,另外其餘超過半數的人會因此而同樣擁有暴躁傾向。


有些家長認為玩遊戲會讓孩子學習退步,懶惰會讓孩子沒有進取心,這些都會讓孩子變得消極和墮落。

可實際上毀掉孩子一輩子的不是遊戲和懶惰,而是自己的父母。


父母雖然口口聲聲説自己愛孩子,可是卻不斷的在用語言侮辱和懲罰孩子們,這會讓孩子自我否定,並開始排斥和厭惡自己,對他們的整個人生都會有所影響。可能家長們並沒有發現,也看不到後果多麼嚴重,但實際上卻能夠從孩子的心底受到巨大的打擊。

那麼語言暴力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傷害呢?

1、 摧毀孩子的自我認知


孩子因為比較年幼,他們的自我認知還十分不成熟,而語言暴力卻會從根本上摧毀他們的認知,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行、自己不如別的孩子好,因為父母就是這樣説的,孩子會認為父母説的正確,從而影響對自己的自我認知,整個人都變得自卑起來。

2、 影響孩子的表達


長期被父母辱罵傷害的孩子總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不敢説,也不知道怎麼説,因為他們總是活得小心翼翼,就怕被父母的語言所傷害,所以孩子在表達這方面就會出現障礙,不懂得怎樣表達自己的情緒。當他們成年後或者是有了孩子後,這種影響將會更加明顯,促使他們也對心愛的人進行語言暴力,其中的傷害無法估量。

由此可見,語言對孩子的傷害多麼大,孩子是最弱小最需要保護的人,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應該儘量避免語言暴力。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呢?

1、 端正自己的態度


有些父母一旦遇到和孩子教育有關的問題時,態度就會格外的暴躁,總覺得孩子不爭氣,認為他們做得不好,並在語言上對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認為自己在父母心中太差勁了,影響孩子的自信。

所以在教育孩子時父母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就算孩子做錯了或者是沒做好什麼事,父母也不要太過於激動,更不能對孩子進行責罵,而是應該讓自己逐漸平靜後再和孩子好好的交流,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2、 給孩子適當的表揚和鼓勵


無論孩子年紀多大,他們始終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父母的表揚和鼓勵,在孩子眼中父母代表的是權威,是他們最重要的人,所以父母的一句話會對孩子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孩子做得不錯時,給孩子一句表揚,在孩子失敗時給孩子一個鼓勵,這都會讓孩子變得更有自信,他們會覺得自己不能辜負父母的期望,從而獲得更大的動力去努力,這才是最難得的。

3、 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在性格以及品質上,孩子基本都會從父母身上受到感染,假如説父母想要孩子成長的更優秀,那麼首先就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也在努力,父母也在堅持,這樣孩子自然就會向父母學習。

可以説父母算是孩子的風向標和教科書,平時父母善良正直、孝順有禮,那麼孩子也會跟着受到影響和感染,自己在無形中就變成了這樣優秀的人。

總之,父母對於孩子來説意義非同一般,為了孩子們能夠成長得更加健康,日後的發展更加順遂,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禁止用語言暴力傷害孩子,而是應該用愛和鼓勵來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力量,讓他們更加努力地去學習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