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歲前出現幾個“壞毛病”,父母慣着,娃將來可能有出息
心理學研究發現,3-6歲是孩子性格和智商形成、發展的關鍵時期,也被稱為“潮濕的水泥期”,孩子80%-90%的性格、生活方式都是在這個時期塑造完成。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寶寶在出生的時候可以説是一張白紙,隨着月齡的增長,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小動作,有些看起來非常討喜,有些則被父母稱之為壞習慣,但是專家建議,寶寶三歲前有幾個“壞習慣”父母千萬不要管,否則後者可能適得其反。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萌萌的寶寶在添加輔食沒多久之後,就總喜歡搶媽媽餵飯的勺子自己吃,剛開始,萌萌覺得能鍛鍊一下的孩子的抓握能力,也就隨她了,可是每次總吃得滿身都是,清理起來非常麻煩,就戒掉了孩子這一習慣,一直將孩子喂到了上幼兒園。
可是,據老師反應,萌萌的孩子是班上唯一一位不會自己吃飯的,希望她在家能鍛鍊孩子的這一項能力,不然一個班裏30多個孩子,吃飯的時候忙不過來,沒辦法一對一喂,孩子可能會吃到冷飯。
萌萌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可能只有自家孩子不會自己吃飯呢?隨後在同幾位家長交談過後,發現她們的孩子從小就自己用手抓着飯吃了,此時她才反應過來是自己嫌麻煩,親手扼殺了孩子的這一項能力。
1、語言壞毛病——話癆、頂嘴
在常人的眼中,文靜、温順的孩子最討喜,而那些一件事説個不停,甚至隨意駁斥別人説話的孩子,最讓人心煩、嫌棄了。
不過,這類孩子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特徵: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都比較強,社交能力也高於同齡人,而且通過觀察不難發現,這類孩子身邊往往朋友都比較多,人緣較好。
所以,面對這類的孩子,父母不能強行讓其閉嘴,而是應該聆聽他們的表達,並因勢利導,開發、培養他們的語言潛能。
與此同時,還要教授他們為人處事的原則,如注意説話的場合、對象,在別人説話的時候不要插嘴,説話適可而止等。相信在父母的引導下,他們能成長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2、動手壞毛病——拆玩具
孩子的這種拆家行為讓不少父母苦不堪言,跟着屁股後面收拾費時,買新的費錢,但是,最好不要打擾,否則有礙大腦發育。
寶寶做出這樣的動作,則意味着其求知慾正在不斷髮育,通過拆卸、仔細觀察等行為來探索未知,而他們這個動作需要腦細胞、大腦皮層及運動中樞幾大部分相互配合,才能順利完成,能刺激大腦更好的發育。
因此,父母可以對其行為因勢利導,為其選擇顏色鮮豔,線條明朗,柔軟不易摔壞的玩具,玩一些玩具小遊戲,鍛鍊其手眼協調、動手的能力,促進思維能力、認知水平的發育。
3、藝術壞毛病——塗鴉
這是寶寶到了兩歲以後最喜歡做的,家裏的牆壁、沙發、牀單被被其畫上各種塗鴉,讓不少媽媽不勝其煩。
不過,專家表示,2-3歲是孩子藝術及審美能力的萌芽時期,此時認知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就會通過塗鴉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所以,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父母不要盲加阻止,可以為其買一塊小畫板,或者畫畫玩具,陪他們將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畫出來,激發他們的藝術天賦。
心理學研究發現,3-6歲是孩子性格和智商形成、發展的關鍵時期,也被稱為“潮濕的水泥期”,孩子80%-90%的性格、生活方式都是在這個時期塑造完成,所以,6歲之前是父母干預孩子性格形成的黃金時期,一旦錯過,後續很難再有機會。
因此,孩子以下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引導其及時改正。
- 隨意的發脾氣:長期易形成暴躁、衝動、偏激的性格。
- 喜歡撒謊:長大後易謊話連篇,做事毫無原則底線,難博得他人信任。
- 目無尊長:這類孩子通常沒有感恩之心,長大之後也不會孝順父母。
- 自私自利:只會以自我為中心,長大之後易不斷榨取父母的剩餘價值,成為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