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把尿是應該因人而異的,過去老人給孩子把尿,多數是為了可以少洗一些尿布,減輕家人的勞動量,同時老人們會認為孩子習慣了把尿就是養成了好習慣,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很多孩子在剛剛滿月就被訓練把尿了。
隨着紙尿褲的普及把尿變得沒那麼重要了,很多年輕的父母也不會太強迫訓練孩子做這件事,其實太早地把尿對孩子的生長髮育是不利的,建議在孩子12個月以後可以依情況,逐步對其把尿練習。
為什麼不能太早地把尿身體還未發育成熟
家長在給孩子把尿時,可能會對孩子的脊柱、髖關節、尿道、肛門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而未滿週歲的孩子由於這些組織都還沒有發育成熟,過早且頻繁地把尿可能會導致孩子脊柱彎曲、肛門鬆弛、習慣性尿頻等情況。
容易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
孩子太小不能完全理解家長把尿的目的,而被強制地進行此類“訓練”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導致孩子對這一行為產生牴觸情緒,這也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孩子的哪些表現,説明可以把尿一歲以後的孩子通常已經有自主排便排尿意識,此時家長可以加以引導,從而幫助孩子建立排便排尿的規律。
家長可以通過日常孩子的表現,在想要排便或排尿時孩子可能會表現出站立不動或憋氣用力等行為,家長可以在這時給孩子把尿,或者讓孩子提前告知家長。
注意:把把尿應儘量以孩子的意願為主,家長可以讓孩子瞭解一下如廁的概念;提前讓孩子熟知如廁有關的用品,消除孩子的陌生感。
在把尿時應注意什麼時間的把控
每次把尿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在1-2分鐘即可,如在此期間孩子沒有排便表現就不要再繼續了,因為長時間讓孩子的肛門處於凌空狀態容易導致肛門鬆弛、脱肛等情況。
儘量在白天進行,循序漸進
不建議晚上,在孩子沒有主觀想排尿的情況下給孩子把尿,閨蜜小悦前不久跟我抱怨,由於她和老公都是上班族,婆婆就主動承擔起了早晚帶娃的工作,小悦對婆婆也是十分感激的,但有一天婆婆很驕傲地對小悦説:“孩子長大了,真的很聽話,現在晚上都不用穿紙尿褲了,半夜只要計算好時間給孩子把尿就行,寶貝一次都沒尿過牀 ”。看着婆婆的黑眼圈,小悦話都到了嘴邊又硬生生地嚥了回去。
其實晚上“強制”給孩子把尿不僅影響了孩子和家長的睡眠質量,還會讓孩子因為頻繁的把尿行為導致尿頻現象,為了節省幾張紙尿褲而使大人和孩子都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隨着兒童用品的逐漸豐富,其實一些卡通類的坐便器是可以替代把尿,畢竟把尿有很多的弊端,稍有不慎給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家長們就後悔不及了,造型可愛的兒童坐便器更符合孩子的審美,孩子喜歡了就自然想要坐在上面,家長再逐步引導,讓孩子自主排便就不是一件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