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時,有三句常説的話,越説哭鬧越厲害

“我就要!我就要!”在商場逛街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個孩子大哭的聲音。這一聽就是又被某個玩具店裏的商品所吸引了。

“不能買!”媽媽的聲音也很大。

“我就要!”孩子哭喊的聲音越來越大,媽媽索性不説話靜靜地看着他。很多育兒理論都告訴我們,如果孩子要哭,就靜靜地等着他哭完再解決。

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時,有三句常説的話,越説哭鬧越厲害
大概過去了5分鐘的時間,孩子的哭聲越來越小,媽媽蹲下來和孩子説了些什麼,孩子突然又大哭起來,只聽到媽媽提高分貝説:“我都説了,現在錢沒帶夠,不能買,你怎麼聽不懂呢?”

每當遇到孩子因為買玩具哭鬧,都是家長最頭痛的時刻。大庭廣眾之下,感覺無論怎麼説都無法安撫孩子的情緒。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這種情況下,哪些話能説,哪些話不能説。

不能説的三句話

當遇到孩子在玩具店門口哭鬧,家長也很矛盾,既想要馬上結束這種鬧劇,也想要通過一些方式來告訴孩子哭鬧無法得到玩具。因此就會説一些自認為會馬上終結這個場面的話,但是有三句話,建議家長最好不要説。家長越強調,孩子哭的越厲害。

第一、沒錢或者錢不夠

父母想從金錢入手,把孩子的期待直接扼殺。試問,你説的這種情況屬實嗎?如果一旦讓孩子發現,你還在花錢消費,就會讓孩子對你的誠信產生懷疑。“媽媽,我們不是沒錢嗎?你怎麼還在買東西呢?”當孩子發出這樣疑問的時候,你又該怎麼回答?

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時,有三句常説的話,越説哭鬧越厲害
從上文的事例中能看出來,其實孩子在哭鬧了五分鐘之後,情緒已經漸漸平復,但是媽媽的“勸解”卻再次觸發了孩子的哭鬧裝置,所以我們細想一下,孩子再次哭鬧,是因為想起來自己沒得到玩具呢?還是被媽媽的話所影響呢?顯然是因為後者,閨蜜也説過,每次一和孩子説沒錢不能買玩具的時候,孩子就會哭得更加厲害。

第二、你都有那麼多玩具了,還要買!

説這種話的言外之意就是在指責孩子的不懂事,但是在孩子看來,他並不認為自己的玩具很多,沒有人不想要新鮮的玩具。

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時,有三句常説的話,越説哭鬧越厲害
第三、你越哭,我越不給你買

這種話最沒有意義的,在孩子的世界卻是最具傷害能力的。説白了,這就是一種威脅:不給你買玩具,沒有別的理由,就是因為你一直哭鬧。在明知道孩子情緒崩潰的前提下,要看卡是否能買玩具的主動權,是掌握在孩子手裏,還是大人手裏。

孩子哭鬧的原因

我們通常認為孩子為了買玩具大哭大鬧,所以他一定是想要得到玩具。但是我試過幾次後發現,當孩子在馬上恢復平靜後再次哭鬧的原因,基本是被父母所謂的“理由”所刺激。

也就是説,孩子一開始的哭鬧是因為得不到玩具,而之後的哭鬧則是被父母的言辭所影響。有寶媽説:“我家孩子沒有這種情況發生,去商場都很乖。”相信我,這或許是因為孩子的年齡沒到這個階段,或者是還沒有遇到他特別喜歡的玩具。

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時,有三句常説的話,越説哭鬧越厲害
曾經我也慶幸自己擁有一枚天使寶寶,從來不要求買玩具,即使家人主動説要給他買玩具,他都會説:“我已經有一個了。”或者“不用啦,我家裏有呢。”這種情況卻從三歲開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成為了那個在商場玩具店門口大哭大鬧的孩子。

我的世界簡直崩塌了,開始翻閲各種育兒寶典,尋求解決辦法。發現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開始有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以“自我”為中心,強調“我的”“我喜歡”“我想要”,再加上大腦結構的情況,情緒和自我控制能力無法進行有效匹配等各種原因,導致這種行為的產生。

家長能怎麼做:別説話!

有父母會提出疑問,那我們能説什麼呢?上文中提到那三句話,講真的,是最常被用到的。但是我們細想一下,我們給孩子説這些話的目的是什麼?也許是想要制止孩子的哭鬧,想要告訴孩子一些道理,但最終目的是不買玩具。

但是我們最常説的這些話卻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不穩定,所以即使最終沒有買玩具,在孩子心裏並不接受這種方式。我們可以試試充分利用肢體語言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時,有三句常説的話,越説哭鬧越厲害
首先,保持冷靜。當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着急制止,有情緒需要發泄,孩子也需要通過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家長此時保持冷靜,什麼也別説,靜靜的等待孩子。

其次,抱抱孩子,轉移注意力。當孩子情緒稍微好轉,可以蹲下來抱抱孩子,藉助周圍存在的事物,進行注意力的轉移,不要再提買玩具的事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9 字。

轉載請註明: 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時,有三句常説的話,越説哭鬧越厲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