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遊戲上癮這個事情一直都是廣大家長們非常擔心的,畢竟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如今基本已經到了人手一部手機的狀態,甚至不少孩子們都是手機不離身,這無疑也是給孩子提供了接觸遊戲的機會。
雖然家長給孩子配手機可能是出於方便聯繫等方面的考慮,但這些手機到了孩子的手中,卻很可能會變成玩遊戲的工具,而家長們想限制孩子玩手機,卻也是防不勝防。
其實現如今的社會,想要讓孩子完全不接觸或者不玩遊戲也不太可能,但作為家長,我們還是應該注意把控好孩子玩遊戲的度,適當遊戲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因為玩遊戲而廢寢忘食,甚至危害到了身心健康,那顯然是不可取的。
前不久,在網上就看到了一位15歲的少年因為沉迷玩遊戲而突發中風的事情。要知道,在我們一般人的認知當中,中風可是一種老年病,一般都是老年人才會有可能得的一種疾病,雖然説近年來這種疾病的發病年齡有逐漸降低的趨勢,但其平均的發病年齡也在63歲,而一個年紀輕輕,才年僅15歲的少年怎麼會得這種病?
據瞭解,這件事情發生在廣西南寧,這位15歲的少年名叫小斌,由於放寒假的時候正值疫情期間,學校都是採取上網課的形式,於是小斌的父母便留了一部手機放在家裏供小斌使用。
在這期間,由於小斌的媽媽平常要忙工作,因此媽媽每天都是在上班前給小斌提前把一天的飯菜做好,但晚上回家卻發現飯菜原封未動,小斌餓了竟然就只是吃點零食喝飲料,而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大概1個月。
期間,小斌只是藉口白天的網課沒聽完,晚上還要繼續聽,就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裏。小斌的父母晚上回家後也沒法好好和兒子聊上幾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上網課。”
直到某天小斌的媽媽接到丈夫電話,説兒子突然暈倒了,送醫時手指都無法張開,手臂無法抬起。經過醫院的檢查,發現小斌患了腦梗,這讓夫妻倆人都覺得難以置信。
後來小斌的媽媽才瞭解到,原來在小斌聲稱上網課的那段時間裏,其實每天都是在打遊戲,並且每天最多隻睡2小時。
醫生也表示:飲食、作息不規律是小斌患腦梗的主要誘因。所幸在經過一個療程的訓練後,小斌的身體狀況恢復了一些,但目前仍在進行康復治療中。
一個年僅15歲的少年,竟然患上了腦梗,這顯然是很難讓人接受的一件事情,但也由此可見,網癮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根據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第三次網癮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在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就佔到了約 14.1%,人數大概在 2404.2 萬;而城市非網癮青少年中,也有約 12.7% 的青少年有網癮傾向,人數約為 1858.5 萬,青少年的網癮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作為父母,我們要怎樣做才能避免孩子沉迷於電子遊戲之中?
1、多些親子陪伴
遊戲的虛擬世界之所以會使孩子沉迷,主要還是因為遊戲能滿足孩子內心的一些渴望,渴望被關注、渴望有人陪、渴望被愛。如果在現實世界中,這些都得不到滿足,那麼孩子只能寄託於遊戲世界。
因此,爸爸媽媽們在工作之餘,也還是應多抽些時間專心陪娃,可以做一些有趣的親子游戲、講一些孩子喜歡的小故事、一起參與户外活動......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滿足孩子的內心需求。
2、正確對待遊戲
現如今的社會,想要完全限制孩子玩遊戲基本不太可能,現在孩子接觸遊戲的渠道實在太多,一味的打壓反而可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偷偷去玩遊戲,起到反效果。
家長們也不必把電子遊戲當做是洪水猛獸,完全可以先和孩子約法三章,規定玩遊戲的時間,玩多久,玩什麼。並事先篩選出一些適合孩子自身年齡段的,健康有益的遊戲,甚至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增進親子關係。
3、鼓勵孩子運動
家長們平常也可以多抽些時間陪孩子一起運動。在運動時,身體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可以讓孩子的心情變得愉悦,增強記憶力、專注力,既對身體有好處,又可以讓孩子少接觸遊戲。
4、家長以身作則
孩子最喜歡的就是模仿大人,如果父母天天在家玩手機,難免讓孩子對手機產生好奇,想一探究竟。
為了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家長們也應儘量減少在孩子們面前看手機、玩遊戲的時間。
5、拓展其他興趣
家長們如果發現孩子有沉迷遊戲的趨勢,不妨試着轉移下孩子的注意力,多發掘一下孩子其他感興趣的地方,拓展孩子其他的興趣,比如閲讀、游泳、打球、跆拳道等等。
當孩子在做這些自己覺得感興趣的事情時,整個人也會變得更積極、開朗、樂觀,也會變得更專注。
而且,如果孩子能從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不僅能降低對遊戲的依賴,對孩子來説更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