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出生不久的時候,很多父母不太喜歡讓寶寶總是趴着,認為這樣會壓着寶寶的肚子,讓寶寶不舒服,因此每當寶寶趴着玩或者睡覺的時候,家長都會制止。其實趴着是有很多好處。現在很多的育兒專家也建議父母多讓寶寶練習一下趴着,這樣的話能夠很好的促進寶寶的骨骼發育,鍛鍊寶寶的頸部、背部、四肢的肌肉力量,對於寶寶協調性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寶媽耽誤了寶寶練習趴的黃金時期,那麼寶寶趴着有哪三大好處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下。
一、促進寶寶自身的成長
所有寶寶在生下來的時候,隨着年齡的增長,動作的發育都是經過抬頭、翻身、坐、爬、走、跑、跳等一系列運動,這是正常發育的一個過程。而有些寶寶可能很快就學會走路,而有些寶寶卻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學會,其實這和前期的習慣有很大關係。經常練習趴着的寶寶更容易學會走路,因為多趴着可以鍛鍊寶寶的頸部、背部以及四肢的力量,引導身體各組織協調發展,對以後學走路有很大的幫助。而那些不怎麼練習趴着的寶寶學走路可能要晚一些,因為身體各骨骼組織發育不夠完善,四肢不夠有力,學起來也就比較慢。
二、可以塑造一個好看的頭型
人的頭部形狀有很多,比如有些很圓,有些很長,有的扁扁的。由於孩子小時候經常躺着,後腦勺受到頭部的壓力就容易變形,長期下來頭部就會變得扁扁的,看起來比較難看,而那些經常趴着睡的寶寶可以減少受力,讓寶寶的後腦勺的形狀發育良好,頭型也很好看。
三、可以促進寶寶感知覺的能力
寶寶躺着和趴着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躺着的時候只能看到上方和左右一點的視野,而寶寶趴着的時候就能看到周圍的環境,讓寶寶的視野變得越來越開闊了,這樣對周圍的事物也就有了新的感覺,因此多趴着對寶寶感知覺的發育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雖然“趴着”對寶寶有很多好處,但是父母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比如在寶寶喝完奶的時候不能立馬趴着,這樣很容易使寶寶的肚子受到壓力,從而導致寶寶將食物吐出來,應該選擇在吃完飯後的一個小時之後。如果寶寶實在不想趴着也不能強求,父母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引導寶寶練習趴着,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剛開始趴着的時候時間不能太長,可以少量多次的讓寶寶趴着,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是,寶寶趴着的時候父母要時刻陪在寶寶身邊,避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