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生活中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會遇到不同程度讓自己“討厭”的事情,讓我們很生氣。

如果假設“討厭”是一個孩子呢?它就像一個無助的孩子,蜷縮在角落裏,暗暗渴望着外面的世界,但沒有人願意接受它。

這種苦惱的感覺太強烈了。那一刻,我突然想擁抱它,默默地陪着它。告訴它沒有問題,這是允許的。

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這個我們不喜歡的“討厭”可能是我們的“內心的孩子”,當我感覺到我的接納,再次看着這個孩子,它已經不再是“不尊重”。

從最初的拒絕和焦慮到現在的陪伴、許可和接受,我突然覺得自己有了更多的力量。

我也意識到我不喜歡“不尊重”的感覺,因為我特別害怕被“不尊重”。但是當我能接受這些看似不好的情緒時,我變得輕鬆多了。

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對於這樣的一個情緒體驗,我真心的希望跟大家一起來分享: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知道了一種情緒卡片,但大多數僅限於認知、感覺和推理。但自從有了孩子成為一名媽媽,但它給了我一個新的想法。

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我有一個生氣不願説話的孩子

萌萌在孩子裏算是比較文靜內向一點的孩子,很多時候她都是處於被動的狀態,也不願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與不滿,所以我們之間有一個默契的溝通方式,就是當她不開心不願表達的時候,我就會跟她玩“情緒卡片”。

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1、從控制情緒到允許情緒流動

幾天前,當我從學校回到家時,那個小傢伙脱下鞋子,扔掉書包,撅着嘴,雙手插在椅子上。

兩米之外,我能感覺到這種憤怒。

當我看到這場戰鬥時,我的父親立即走上前去,蹲下來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我覺得這已經夠温柔的了,但我沒想到這個小傢伙會扭動身體,只給爸爸留了一個背。

盛怒之下,這孩子根本不想説話。

所以,我拿出一套準備好的情感卡片,。我知道他不想談剛才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問他這個問題:

"你認為哪張卡片最能代表你現在的感受?"

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小傢伙翻了翻,很快找到一個生氣的小表情,給我看

但與此同時,這個小傢伙變成了另一個人,一個看起來有點委屈和悲傷的小女孩。

"那麼你能告訴我你為什麼現在選擇這兩張票嗎?"我問過了。

“因為我現在很生氣,xx本來説讓我當裁判的,但是他打比賽的時候不讓我當裁判……”

出人意料的是,憑着兩張情感卡片,他很快就傾吐出了事情和自己感情的衝突。在我努力積極地聽他説話後,這個小傢伙逐漸恢復了平靜。

我們可以陪伴情感,讓它們在我們的親密關係中自由流動,而不是控制負面情緒,拒絕和擺脱它們。

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2、從關注事物的對錯到觀察孩子的感受

成為父母后,我會反思自己經常犯的錯誤,那就是我會自然而然地代之以“父母”的角色:我無所不能,我比你更先進。

因此,每當一個孩子做了不符合我期望的事情,我會很容易地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用正義的話語告訴他這樣做是錯誤的。

當我看到小傢伙玩遊戲已經玩了將近15分鐘了,我感到有點焦慮,所以我告訴小傢伙:“當我看到你玩這個遊戲的時候,我會有點擔心。首先,我擔心這個遊戲的內容不健康。第二,我擔心這對你的眼睛不好。”

我急切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並且補充道:“我們可以換一個遊戲嗎?”(最好是學習類的)

結果,我沒想到這個小傢伙會馬上説:“好吧,那就刪掉它。”然後他開始卸下自己。

小傢伙的“聽話”讓我很驚訝,但我還是很滿意,因為我的目標實現了。

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但這時,小傢伙指着情緒卡片上的一張照片對我説:“媽媽,我現在的心情就是這樣。”

順着他的手指,我又看到了那個有點沮喪的小女孩

我立刻覺得事情和我想的不一樣。我和他再次確認,“你非常喜歡這個遊戲嗎?”

“是的。但我不想讓你生氣。”小傢伙抬頭看着我。

“你想讓你媽媽做什麼?”我試圖傾聽他的願望。

“我希望你永遠都是這樣。”他指着一個快樂的情感朋友説。

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他刪除遊戲的時候並沒有同意我所有的意見和建議,而是因為他想讓我更開心。

換句話説,這個小傢伙有點“妥協”,或者説有點“取悦”我。(妥協,請:委屈自己的需求,滿足別人的需求)

這給了我一個特別大的衝擊,我立刻醒悟到:“當我過於沉迷於事物的對錯時,我可以忽略他的真實感受。當我只看到結果時,我可能沒有意識到我和我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

作為一個母親,看到這一點其實很沮喪,但我也很高興。幸運的是,有這樣一個機會讓我真正蹲下來,看看他的真實感受。

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玩情緒卡片的方法有很多,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每一種負面情緒背後都隱藏着積極的詮釋。

例如,自卑情結的背後是渴望被關注和希望你能獨一無二;憤怒和不滿的背後是需要更強有力的保護;在失落和無助的背後,還有一種渴望被珍惜的情緒......

在每一種情感的背後,都有一種被接受的渴望。

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也許當我們看到孩子的這些積極意義和消極情緒時,我們可能會更好地接受它們。我們自己也是如此。

停止壓抑和控制情緒,感受它們,讓它們在我們周圍流動。每個人的需求都應該得到滿足,每個人的感受都應該被看到。

有了孩子後,我覺得了解情感越來越重要。

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這一代人似乎很少接受這方面的教育。當你陷入困境時,你對自己瞭解不多,也不知道如何理性地表達。

當孩子兩歲後,多陪她閲讀各種情感認知圖畫書,這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從知道表情到感受我的心理變化,我又和我的孩子一起長大了。

情緒就像洪水,所以遏制比宣泄更好。孩子們可以在父母面前安全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他們就不會在外面受委屈,遇到困難時也不會躲着我們。#家庭教育##育兒##情緒壓力與自我成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45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生氣就“自殘”,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短短1分鐘,家長必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