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醫案賞析——蘄艾灸為主,治療慢性腹瀉
張某某,男,66歲,蘄春縣彭思鎮彭思村人。
2018年8月23日9:30am初診,訴慢性腹瀉三十餘年,雖經多方治療,療效不顯,時輕時重,纏綿難愈。症見形體消瘦,精神萎靡,每日排便5—6次,時泄時溏,腹部無明顯脹痛感,甚時雞鳴即瀉,瀉後稍安,完谷不化,常覺形寒肢冷,倦怠乏力,舌質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治則:温腎健脾,澀腸止瀉。
(1)蘄艾灸治療:
仰卧:中脘、神闕、關元、氣海。
俯卧:脾俞、腎俞、大腸俞。
使用雙孔、三孔艾灸盒施灸,45—60分鐘/穴,日二次。
(2)針刺治療
取穴足三里、三陰交、上巨虛、天樞、陰陵泉,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日一次。
按上述方案治療一週後,腹瀉減至每日2—3次,精神較佳,續守上法治療一週後,大便成形,每日1—2次,腹脹腸鳴等症狀明顯減輕,納可寐安。囑服附子理中丸鞏固療效,三月後隨訪,諸症全消,勞作如常。
此案為泄瀉案,泄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溏,甚或瀉出如水樣為主的一類病證。多因脾胃運化失職、濕邪內盛所致。《內經》稱其為“泄”,如“濡泄”、“洞泄”、“飱泄”、“注泄”等,主要病機為脾虛濕盛。本案張某某,患久泄三十年,臨牀表現為一派脾腎陽虛之證,“脾陽虛則轉輸無力致水濕內盛,腎陽虛則命門火衰而陰寒獨盛,故於子醜五更之後,陽氣未復,陰氣盛極之時,即令人洞泄不止也。”(《景嶽全書·泄瀉》)。故以針刺足三里、三陰交、上巨虛、陰陵泉等穴調理脾腎氣機以升清降濁治其標;重灸脾俞、腎俞、大腸俞、中脘、神闕、關元等穴以温補脾腎之陽治其本,即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
1、人體經絡腧穴系統的形成和發展凝聚着我們祖先幾千年的智慧,雖現代科學尚不能完全研究清楚,但不能盲目否定它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無數臨牀實踐證明它對人們健康的護佑和疾病的防治仍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2、案中所選腧穴中脘穴是通調腑氣第一穴;脾俞穴是補脾益氣要穴;腎俞穴為全身要穴之一,專治腎虛之證;神闕穴是人的生命之門,亦為全身要穴之一;關元穴是益壽延年大穴,是控制、調節人體陰陽氣血運行的中心部位;
蘄艾重灸上述諸穴,可温補脾腎之陽,是治療脾腎陽虛證的有效方法之一。
足三里穴為強身保健之要穴,主治各種消化系統及慢性虛弱性疾病;三陰交穴擅調肝、脾、腎三經,為脾經第一要穴;陰陵泉穴為清熱利濕之專穴;太溪穴可滋陰補腎;
針刺上述諸穴可調節脾腎二髒之功能,疏通中、下二焦之氣機,可奏健脾益腎,祛濕止瀉之功。
3、藥物、針法、灸法是中醫臨牀治病的三大支柱方法。臨證應用應根據具體病證選用,或內服,或外治,或內外結合,方可盡現中醫之神奇,不可重內治廢外治,亦不可重外治而輕內治。
4、針法和灸法作為中醫外治法代表,各有所長,正如《黃帝內經》所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臨牀應用應根據疾病治療的需要,或針法,或灸法,或針灸並用,亦不可偏廢。針灸在治療疼痛性疾病方面所表現的良好療效為世人所讚許,但不應僅限如此,若運用得當,在內外婦兒等各科諸多疾病的治療中亦有很好的效果,應積極探索,恢復或擴大針灸等外治法的臨證應用範圍。
5、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靈魂,包括臟腑辨證和經絡辨證,《內經》時期有完整的經絡辨證體系,為針灸等外治法的理論和實踐依據,至仲景時代,臟腑辨證逐漸完善,為後世歷代臨牀醫家所推崇。筆者認為,臟腑辨證和經絡辨證均源於《內經》,臨牀應用應根據疾病治療的需要,或單用或合用,不可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