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從幼兒園濕着褲子回家,寶媽氣沖沖要説法,卻遭其他家長怒懟
孩子沒自理能力和不會表達訴求的後果
前段時間,就有家長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女兒從幼兒園放學回家,褲子是濕的。寶媽很氣憤,褲子濕着,這屁屁得有多難受。於是氣沖沖的去微信羣裏質問老師:“我家女兒回家褲子是濕的,老師不知道嗎?為什麼不給孩子換個褲子,這要是你,不難受嗎?”老師看到,連忙解釋:“真的抱歉,是我們疏忽了,沒有及時注意到,以後會多關注一下這孩子。”
後又説:“我不是在推脱責任,也不是不給孩子換褲子,而是今天已經換過三次了。孩子每次需要小便的時候,都不喊老師。尿褲子了也不説話,有兩次還是旁邊孩子告訴老師,我們才知道的。再加上班級孩子多,老師也不可能只關注一個孩子。你家女兒已經4歲了,也請家長告訴孩子有小便訴求的時候,一定要告訴老師。”
寶媽聽到老師這麼説,不高興了:你這話什麼意思!老師還沒回答,寶媽遭到其他家長的怒懟:“就是告訴你要教會孩子有基本的自理能力,這麼大的孩子,連上廁所都不知道説。老師也沒嫌棄你家孩子,還給你家洗褲子,咋的,真拿老師當保姆了!”
我是理解這位寶媽的,女兒濕着褲子回家,看了很心疼。但作為老師,也真的無法做到面面俱到,畢竟有那麼多的孩子需要照顧。這就提醒家長,在孩子入園前,一定要教會孩子的事情。
要有基本的自理能力
如果説2歲的孩子尿褲子,是因為他沒有小便的意識,這有情可原,畢竟孩子還小。可如果4歲的孩子,還不會獨立小便,就有些不妥了。一般來説,孩子在3歲左右夏天就可獨立上廁所,如果是冬天,穿得太厚,就需要家長的幫助。
所以在孩子入園前,3歲左右的時候,就該教會孩子獨立上廁所、吃飯等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這不僅是為了避免入園後的尷尬,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鍛鍊。要不然其他孩子都會,就自己不會,本來就膽小的孩子,還容易產生自卑情緒。
要學會表達自己的訴求
家長要教孩子,上廁所的時候,如果自己不可以,要主動尋求幫助,表達自己的訴求。因為在學校不同於家裏,家裏只有他一個孩子,就算他不説,家長也能及時發現。但是在學校,他自己不説,老師就很難發現。所以一定要教會孩子表達訴求,對老師説出自己需要幫助。
此外,也提醒家長一點,當孩子尿濕褲子,還不會獨立小便的時候,不要去罵孩子。要安慰孩子尿褲子沒事,並鼓勵他以後一定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不可打罵孩子,要不然會讓他越來越害怕小便這件事,不敢對家長説,起到負面影響。
原文鏈接:http://dwz.date/bHx3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