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孩子共情,他才會聽話,聰明的媽媽會這樣做,你呢?

孩子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跟孩子的成長環境有關,同樣跟孩子的發展特點有關,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經常用嚴厲斥責的方式,讓孩子畏懼,但往往發現,孩子即便暫時聽話了,一旦沒有父母在跟前,則故態萌生,尤其是在爺爺奶奶面前。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是叛逆嗎?事實上,是我們家長把自己認為正確的標準,強加給孩子,而孩子本身對這個標準未必認可,甚至不理解,所以才會有叛逆的表現。這裏認為:想要孩子表現好,首先要讓孩子感覺好,需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要做到這一點,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與孩子共情,然後再引導孩子,否則他是很難配合家長的。怎麼與孩子共情呢?

學會與孩子共情,他才會聽話,聰明的媽媽會這樣做,你呢?

與孩子共情

一、父母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的行為超出自己的預期的時候,經常會變的容易憤怒,忍不住責怪孩子,甚至斥罵孩子,這個時候的家長,是很難看到真實的孩子的,也不可能談到共情。

想要與孩子共情,家長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放下自己的預期,耐心與孩子溝通,從孩子的角度來理解他的感受;然後向孩子表達對他的同情;再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引導孩子去解決問題。

我們很多家長習慣於用家長的權威去指責孩子的錯誤,認為這樣才能讓孩子長教訓,但往往很多時候,忽略了孩子錯誤的背後的真相。

比如,小明有曾經打碎過玻璃杯,媽媽以往遇到這種事,都是責罵孩子,怪孩子毛手毛腳,甚至責罵孩子笨,淨添麻煩。因此小明很害怕當着媽媽的面去接觸玻璃杯,但媽媽卻知道,小明私下裏卻並沒有少拿玻璃杯,甚至也摔過幾個,只是被小明奶奶給掩蓋過去了。

這一次,媽媽生病了,小明又去拿玻璃杯,結果又摔了,媽媽第一反應就是要生氣,但想起有人對她説過的共情,強行壓制住了脾氣,耐心的問孩子“哎呀,沒傷到吧?”然後與孩子溝通,問孩子拿玻璃杯要做點什麼。

孩子的回答卻是讓媽媽忍不住掉淚,原來是看媽媽不舒服,想用玻璃杯給媽媽到一杯水喝。媽媽稱讚了孩子的舉動,並和孩子一起分析怎麼拿玻璃杯才會更穩定。

這次以後,媽媽學會了共情,並時常應用,果然發現小明變的越來越聽話了,之前的叛逆也很少再發生了。

二、有效共情的步驟

怎麼與孩子有效共情呢?正常來説,需要這三步:1、識別孩子背後的情緒;2,找到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3、猜測孩子的目的。

這裏建議,大家可以組織一下比較合適的句式,比如“我看得出,你覺得….是因為….。我知道,你的目的是……”

或許這樣説比較籠統,我們可以一起看一個例子:

四歲的小華,非常喜歡玩積木,他喜歡把積木擺成一定圖案。有一次姥姥過來,看到積木擺放的很亂,就對小華説“乖孩子,咱們收起來,別咯着腳。”

結果姥姥一動積木,孩子就哇哇大哭,孩子爸爸過來嚇唬他,卻哭鬧的更厲害了,媽媽瞭解了一下事情經過,蹲下身子,對小華説“兒子,你是不是因為積木被收起來生氣了?我猜你的積木是搭建了一個建築,對不對。”

小華抽噎的回答“不是,我擺的火車道。”媽媽則趁機對小華説“那也不能哭啊,咱們重新把它擺好才更重要。”

於是小華在媽媽的幫助下,又擺好了積木。

我們可以看到,和孩子共情,能幫助孩子更積極的面對問題,並可以做出更為積極的引導,讓孩子的性格變得也更樂觀,相反如果斥責孩子不懂事,調皮,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20 字。

轉載請註明: 學會與孩子共情,他才會聽話,聰明的媽媽會這樣做,你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