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別再覺得躲貓貓幼稚了,它對孩子認知能力的好處你絕對想不到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健康

如果讓你把一個6個月的寶寶逗笑,你會用什麼方法呢?相信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方法,就是先和孩子面對面,再用雙手把自己的臉遮住,然後再笑眯眯地邊對寶寶説“瞄”,邊把雙手打開,這時,孩子往往會被逗得哈哈大笑。

這種躲貓貓的遊戲,不論是抱在手中的嬰兒,還是已經會蹦會跳的孩子,都會玩得樂此不疲。

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曾對300個有孩子的家庭做了一個調查實驗。分別讓這些父母和孩子玩了撕紙、把杯子當帽子戴、將手帕放到嘴裏、假裝成小貓、躲貓貓這5個遊戲。

結果發現,在這些遊戲中,躲貓貓遊戲最受孩子歡迎。大約有70%的孩子,在玩躲貓貓時都笑了,而且笑的程度遠遠高於其它遊戲。

為什麼孩子這麼喜歡玩躲貓貓呢?

其實,這和孩子的認知發展還未成熟、以及孩子渴望與社會建立聯繫有關。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做了一個關於寶寶認知的實驗。實驗中,他們把一個有吸引力的物體放到小寶寶面前,這時,小寶寶會伸手去夠物體。

接着,他們拿出一塊幕布將物體擋住。這時,他們發現,小寶寶不再尋找該物體,就好像這個物體已經在世上消失了。而大一點的寶寶在做這個實驗時,當物體被幕布擋住後,則會想要去尋找。

皮亞傑因此提出了“客體永久性”的概念。這個概念指的是,孩子可以意識到,物體是獨立存在的。即使是人們已經摸不到、看不到、感受不到它,但這個物體依然還存在着。

玩躲貓貓遊戲,對於認知發展還未成熟的小寶寶來説,就好比是一個本來存在的人突然之間消失了,而突然間又回來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寶寶來説,是一個見證奇蹟的過程,會讓他們興奮不已。同時,也會讓小寶寶慢慢地明白“客體永久性”的概念。

另外,社會心理學認為,社會聯繫是人類的必需品。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都是社會中的一員,都渴望能與這個社會產生聯繫。而玩躲貓貓的過程,就是孩子與父母或他人建立社會聯繫的過程。

在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專家也提到,當孩子在玩躲貓貓遊戲時,找與藏的過程,可以幫助孩子與父母建立聯繫。這對於孩子來説,這就是最早的與社會聯繫的方式。

孩子在玩躲貓貓時,為什麼總是隻藏頭不藏身體呢?

家長在和孩子玩躲貓貓時,經常會發現這麼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孩子在躲藏時,常常像只受驚的鴕鳥,只把頭藏起來,身體卻露在外面。有的孩子甚至只遮住了自己的眼睛,就認為已經躲好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還是以一個心理學的實驗來為大家説明。西蘇格蘭大副教授Nicola,還有東英吉利大學副教授Marti,他們曾經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們共找來了61個孩子,其中,31個孩子的年齡為2週歲6個月,另外30個孩子的年齡為3週歲6個月。

兩位教授先為孩子們準備了兩種玩偶,分別是天線寶寶和玩具熊。然後,從玩具熊的角度,對天線寶寶進行不同程度的遮擋。並讓孩子以玩具熊的角度,來觀察天線寶寶。

實驗中遮擋的形式共有4種,第1種形式的遮擋,從玩具熊的角度,可以完全看到天線寶寶;第2種形式的遮擋,從玩具熊的角度,完全看不到天線寶寶;第3種形式的遮擋,從玩具熊的角度,只能看到天線寶寶的頭;第4種形式的遮擋,從玩具熊的角度,只能看到天線寶寶的腿。

結果發現,前三種形式的遮擋,讓孩子判斷熊能否看到天線寶寶時,孩子的準確率為86%。但對於第四種形式的遮擋,即玩具熊不能看到天線寶寶的頭,但可以看到天線寶寶的腿。對於這種形式的遮擋, 51%的孩子認為,熊是看不到天線寶寶的。也就是説,這種形式的遮擋,孩子判斷的準確率只有49%。

所以,Nicola教授及Marti教授得出,大多數的孩子認為,相比於其他身體部位,臉才是能不能被看到的重要標準。也就是説,在孩子的認知中,只有我能夠看到你時,你才能看見我。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在玩躲貓貓時,會只藏頭不藏身體的原因。

有些家長認為,躲貓貓太簡單了,孩子不能從中學到東西。但其實,家長在陪孩子玩躲貓貓時,不僅能促進孩子理解“客體永久性”的概念,緩解孩子產生的分享焦慮,還能增進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總而言之,躲貓貓遊戲可以稱得上是零成本,高回報的親子游戲。所以,父母們得空時,不妨多陪孩子玩一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