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哲學家艾瑞克•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説:“母親代表大自然、大地與海洋,是我們的故鄉”,而“父親則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
只有父母合力,才能養育出一個健康而健全的孩子
而現實情況卻是,大多數爸爸因為各種原因,不要説養育了,可能連最基本的情感需求都保證不了。
那麼,孩子和爸爸不親,我們應該怎麼辦?
媽媽和爸爸要有共同的教育目標孩子和爸爸不親,表面看,是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少。更深一層的原因是,爸爸和媽媽沒有建立共同的教育目標,導致爸爸的參與度低。
如果希望孩子未來成為這樣的人,我們就需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現在需要做些什麼?如何分工?如何行動?……
有了這些共同的認知之後,兩個人才會有參與感,爸爸媽媽才會各自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育兒專家王馨悦和丈夫一共養育了5個子女。在婚姻初期,她丈夫跟大多數爸爸一樣,沉迷於各種遊戲和電視,對家庭的付出很少。
後來受成功家庭的啓發,兩人開始建立共同的家庭願景,確定共同的教育目標,比如希望孩子長到18歲應該是什麼樣的?
最終,他們有了養育孩子的目標:希望在孩子們18歲的時候,可以成為誠實守信、有勇氣、有熱情、有信仰、有合作精神、身體健康、適應能力強、有獨立思考能力、有一技之長、可以成為一個稱職的配偶、可以設定並完成目標的成年人。
為了達成目標,王馨悦的丈夫每天晚上18:00~21:00,陪孩子寫作業、講故事。週末帶孩子約會(一對一或者一對二),一起玩桌遊,聊天……
通過這些行動,丈夫與孩子有了良好的親子關係,並幫助孩子建立了安全感。
有共同的目標,才有努力的方向,才能始終如一地看向同一個方向。
媽媽十月懷胎,就與孩子建立了很好的親密關係。但男性不同,還沒有進入到爸爸的角色,就被家裏的媽媽、老人、保姆邊緣化,在育兒方面插不上手。
孩子天生就是一個交際高手,知道誰跟自己的關係好,誰跟自己親。所以爸爸和媽媽都在的情況下,孩子基本上是依賴媽媽的,出口閉口都是媽媽。
即使爸爸在家,孩子常説的一句話也是:“爸爸,我媽媽呢?”
這個時候,媽媽適時地退出,創造爸爸和孩子的獨處時光,就顯得特別的重要了。
樊登老師就曾在分享中説過,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妻子放一天的假,讓她去和閨蜜約會,做自己喜歡的事兒。
然後他帶着孩子去外面吃喝玩樂,和兒子單獨相處,創造父子難忘的經歷。
也正是他的這種智慧,讓兒子成長得特別優秀,品學兼優。
有了爸爸和孩子獨處的時光,到位的父愛,即使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多,在孩子心裏,也會覺得爸爸是愛他的。
大多數爸爸不知道如何去照顧一個孩子,怎麼跟他們相處,內心是焦慮和不自信的。這個時候,媽媽一定要多鼓勵,少批評。
一個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她是一名全職媽媽,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在家裏整天研究怎麼陪孩子玩、怎樣育兒。所以,有時候看到老公一些“錯誤”的育兒方法,她就會忍不住“指導”老公。
結果發現,老公對帶孩子這件事,越來越排斥。幸好看到一篇相關的文章,讓她頓時醒悟了過來。
後面在孩子跟爸爸玩的時候,她要麼去做自己的事,要麼就在一邊靜靜地看着,即使遊戲有些激烈,她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干預。而孩子,每次跟爸爸玩鬧的都非常開心,父子兩的感情也越來越好。
當媽媽放下“如何做會更好”的執念,將發揮的空間留給爸爸時,爸爸會更享受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爸爸和孩子血脈相連,沒有天生的不親,只有後來的“不參與、不努力、不作為”。但凡爸爸上點心,多關心孩子,提供高質量的陪伴,沒有哪個孩子會拒爸爸於千里之外。
所有疏遠的背後,都是因為有一個不稱職的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