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想想把油倒進面裏是什麼感覺,就能想到濕有多麼"難纏"。中醫學認為,濕與風、寒、燥、火併列六種病邪,是"百病之源。在中醫學上,脾胃運化水濕之氣,如果脾胃受損或者是在潮濕的環境中待的太久,就像很多人早晨洗完頭來不及吹就出門,晚上洗完頭不幹就上牀睡覺,濕氣就會通過皮膚毛孔等入侵體內,一天兩天你毫無感覺,但是日積月累不及時清除便會在各個臟腑組織之中"安營紮寨",久而久之形成可以致病的濕邪之氣,並且導致經絡瘀堵。
濕邪對人體的傷害隱蔽而緩慢,但是在身體也是可以顯現出微小的症狀。
1、 舌苔厚膩
2、 皮膚容易起疹起痘
3、 體型肥胖(腹部脂肪肥厚)
4、 時常精神不振
5、 大便糖稀
這是濕氣在體內的一些初步症狀,但是不及時祛除可能還會引發一系列的慢性疾病,三高問題,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等等。因此體內有濕的話要及時清理,否則等到起發展為經絡瘀堵後清理起來會更加困難。
日常祛濕的好辦法分享給大家:
泡澡
泡澡是緩解壓力,使人放鬆的好方法,我們可以用温熱的水泡澡,或者加入祛濕除寒的藥食兩用的中藥材泡澡都可,但是後者祛濕效果更好。另外,以下泡澡方法用來泡腳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泡澡時間最長不宜超過30分鐘;有心臟病、糖尿病、皮膚損傷的人不宜泡澡;泡澡要掌握好水温,38~40℃為宜;洗澡水變涼不宜再泡,用淋浴沖洗乾淨,並立即擦拭乾淨、穿好衣服、避免吹風、注意保暖。
1、 艾葉泡澡:
新鮮艾葉40克左右,清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倒入浴缸中,放洗澡水,晾至温熱時泡10分鐘,正常淋浴即可。艾葉屬於極陽的性質,可以有效去除體內的濕氣和寒氣,還能殺菌、暖官、美容等。所以體內有濕的人每週用艾葉泡澡一次,直至症狀有所緩解之後隔幾周泡一次,濕氣帶來的症狀大部分緩解之後,偶爾泡一次除濕即可。
2、 生薑泡澡:
生薑100克,洗淨,去皮,切片,放入鍋中加水煮成薑汁,倒入浴缸中,放洗澡水,晾至温熱後泡澡20-30分鐘。生薑的氣味辛烈,祛寒濕、殺菌的效果好,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暢通氣血。
適當飲用祛濕茶
祛濕茶能夠緩解體內濕氣,可以選擇一些補脾胃祛濕藥食兩用之物,一是能夠幫助我們健脾胃,加強脾胃運化功能,利水祛濕,二是沒有那麼傷害身體。
可以取紅豆、芡實、茯苓、大麥、薏苡仁做成小茶包,放入杯中加沸水沖泡,每日1-2次,可以健脾祛濕,排毒養顏。
紅豆:消腫除脹,解毒健胃,調節血糖,預防結石
芡實:補脾止瀉,固腎補精,補中益氣,除濕止帶
大麥:健脾和胃,利水消腫,寬胸下氣,消暑解渴
薏苡仁:解毒散結,清熱排膿,舒筋除痹,健脾利濕
艾灸
選擇有祛濕效果的穴位進行艾灸,可以起到補陽祛濕的效果,但是艾灸以後,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見風、着涼等,且不能立即洗澡。
可以選擇關元穴,足三里穴。每次艾灸10分鐘左右。關元穴位於肚臍下3寸,是可養生保健的要穴,可以起到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的作用。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3寸,脛骨外約1橫指處,可以驅寒除濕,調理脾胃,補中益氣。
注意飲食
在生活中許多人為了"口福",從不在飲食上下功夫,經常吃一些熱量較高,糖分又多的食物,高GI的食物攝入過多一是會加速衰老,二是會影響我們的血糖指數,使血糖升的很快,有慢性疾病的人羣,建議清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