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帶,對很多媽媽來説,可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不過也有一些媽媽,在生完孩子後迫於生活或工作的壓力,自己無法親歷親為地帶孩子,不得不交給老人幫忙照看。
小顏就是這樣的孩子,她從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媽媽在她五個月大時就離開她去別的城市打工了,直到小顏要上小學了,小顏的媽媽才把女兒接到一起共同生活。
母女倆一起生活後,小顏媽媽才發現女兒身上存在很多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不自信、人際交往能力差,就連跟媽媽公司的朋友説話,小顏都不敢抬頭看人。在學校裏,小顏也表現出攻擊性行為,和同學之間鬧矛盾,吵架打架也是常有的事。
小顏的媽媽這才意識到,從小沒在女兒身邊陪伴他,對女兒的成長造成了多麼大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這個年齡前的孩子最好自己帶
孩子在六個月後,會進入依戀建立期,他們會對父母產生特殊的、明顯的依戀,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的依戀行為,其實就跟平時吃飯、喝水、睡覺一樣,是兒童生存的基本需要。0-1歲半的寶寶絕大部分都會對天天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父母產生依戀感,如果這種依戀感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的話,會對孩子未來的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
有的媽媽工作繁忙,參與育兒比較少,基本有隔代的老人撫養,時間長了,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關係漸漸疏遠了,有的媽媽還認為自己生了個穩重大氣的寶寶,因為他們很少黏着媽媽,可她們卻不知道,家庭才是讓孩子感受到温暖的地方,孩子可以從父母那裏獲得勇氣,而提供這些力量的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間親密、温暖且能一直持續着的關係——適度的依戀。
這不僅能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和滿足感,還能幫助孩子建立信賴度和自我信任感,將來在社交活動中也能更加從容地應對。
媽媽這個角色,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對孩子來説,媽媽就是他們心理上的“安全島”以及快樂的源頭,寶媽們請儘可能給到寶寶更多的關愛,無論是温柔的話語,還是抱抱、親吻等身體的接觸,對寶寶來説就如同滋養他成長的陽光和雨露,更不要拋開孩子交由他人撫養,即便是工作繁忙,也要每天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寶寶,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利的,如果一旦錯過,可能一生都難以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