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0秒測試:你濕氣重嗎?
濕氣重不重,就看這6點:
看舌頭:舌胖大,兩側有齒痕,舌苔厚膩;
看大便:大便溏爛,黏滯不爽,馬桶難衝乾淨;
看身材:一般來説,“肥人多濕”,身材肥胖的人更容被濕氣盯上;
看精神狀態:頭腦昏沉,身體困重,整個人懶洋洋的,不願意活動;
看瘙癢部位:濕氣重濁,易侵犯人體下部,瘙癢多發於陰囊、小腿、腳部;
皮疹形態:腫脹、糜爛、滲出明顯。
雖然常常把祛濕掛在嘴巴,可大家當真知道“濕氣”為何物嗎?
人體內為啥會有濕氣?
濕氣有外來的,也有內生的。
外來的濕氣來自自然界。
風、寒、暑、濕、燥、火都是自然界中的氣候,但一定情況下,可侵襲人體。其中,濕性黏膩重濁,最容易悄無聲息滲透到人體裏。
再説説內生的濕氣。
人體的臟腑功能(主要是肺、脾、腎)的正常運作,對水液代謝具有重要作用。而脾臟最容易受到濕氣的侵襲,其負責的水液運化也會隨之失常,因此內濕也就產生了。
所以,想要有效祛濕,就要從內到外兩方面着手。
祛外濕,牢記這3點
首先,遇到潮濕天氣時,一定要關好門窗,同時要少出門。
其次,儘量不去那些濕氣重的地方遊玩,如樹林、湖泊、水塘等。
現在很多人喜歡出去踏青,一定要少去這些地方,尤其是陰雨天氣的時候,更不要前往。
此外,可以在家裏放個濕度計,用來監測濕度。
當發現室內相對濕度高於70%,及時開啓除濕機或空調除濕。
祛內濕,有針對性地調理
濕氣從來不孤軍戰鬥,總是勾結致病因素:與寒邪在一起,被稱為寒濕;與熱邪在一起,被稱為濕熱;與風邪在一起,被稱為風濕;與暑邪在一起,被稱為暑濕。
因此,對於不同的情況,應該採取有針對性的調理方法——
1、寒濕
表現:胃脘;關節冷痛,關節酸困屈伸不利,遇冷或夜晚加重;舌質淡,苔白膩或水滑。
應對:飲食上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傷脾加重濕寒;平時可以對不舒服的部位進行艾灸調理。
2、濕熱
表現:經常感到口苦、口乾、口黏,口渴卻不想喝水;面赤唇紅、口舌生瘡;頭痛身重;討厭油膩的食物、沒有胃口;常常感到上腹部脹痛;小便燒灼熱痛、排便後肛門熱痛;舌質紅、苔黃膩。
應對:少吃甜食、甘甜飲料、辛辣刺激的食物,忌飲酒(酒很容易加重濕熱);適合吃清熱祛濕的食物,如綠豆、冬瓜、絲瓜、赤小豆、西瓜、綠茶等。
3、風濕
需要注意的是,這裏説的“風濕”是中醫的專有名詞,和西醫學中的“風濕”完全不一樣。
表現:常見於外感疾病,如感冒,可見惡寒(或惡風)、發熱(或自覺無發熱)、頭身及皮膚痠痛、鼻塞、流清涕、噴嚏、咽喉癢痛、微咳、苔薄白為主要表現。
應對:這時候適合使用祛風濕藥物使風濕之邪從肌表外解,可用生薑、葱白、荊芥、防風、白芷等藥物熬湯温服。
4、暑濕
表現:身熱不揚、汗出得不順暢、頭身沉重、沒有胃口、噁心欲嘔,苔膩等。
應對:可選用藥食兼用中藥材香薷、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薏苡、荷葉、蘆根等煲湯、煮水飲來祛暑化濕等。
更專業的祛濕,建議找大家中醫師幫忙,辨明是哪個部位的濕邪(如肺、脾胃、肝、經脈、肌膚等),進行相應調理。
看到這,估計有人要問了:難道就沒有更簡單易行、人人都適用的方法?
你還別説,真有!
睡前用這個小招數,邊睡邊祛濕
這個妙招就是——泡腳!
怎麼樣,夠簡單了吧~
泡腳的好處小編就不贅述了,值得一提的是,泡腳時加點“料”,可以達到祛濕的效果。睡前泡個腳,讓你邊睡邊祛濕!
具體方法瞭解一下——
①加花椒
製作方法:把鮮花椒(50g左右)放入布袋中,用繩子繫緊或縫好,泡腳包就製成了;花椒包可反覆利用,大概用一個星期左右更換即可。
②加艾葉
方法:取一把艾葉(50g左右),放進鍋里加水煮開,接着再熬煮10分鐘,最後倒入盆中,待温度適合就可以泡腳了。
建議:泡腳時以全身微微出汗為宜,泡15~20分鐘左右,待泡完腳就可以上牀休息了。
需要提醒的是,動靜脈炎以及動靜脈血栓患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以及足部有潰瘍、炎症、皮膚病的人,最好不要泡腳,以免加重病情。患有高血壓、孕婦等特殊人羣在使用藥材泡腳時,要在醫生指導下完成。
總之,泡腳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但想要達到養生效果,還要堅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