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很多青少年都需要居家學習。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態如何?本週,記者對1505名受訪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0.0%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最近經歷了居家學習。73.2%的受訪家長認為要及時關注居家期間孩子的情緒,進行引導、紓解。
受訪者中,幼兒園家長佔30.6%,小學生家長佔52.9%,中學生家長佔16.5%。
89.9%受訪家長覺得有必要重視孩子居家期間的心理狀態
朱悦的女兒在北京讀初中,孩子以前是住校生,最近因為疫情防控管理而改為居家線上學習。朱悦説,在居家期間,自己有了更多機會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以前只有在週末孩子回家時,才能聽她説一説學校發生的事情,現在每天都能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去”。
朱悦有時會旁觀一下孩子的網課,“整體作息時間跟平時是一樣的,晚上也會有晚自習,整個班的學生都在線上一起自習。我也會跟孩子説,我陪你,你學習我看書”。
在北京工作的呂豔有兩個孩子,老大讀初中,老二念小學,最近自己和孩子都是居家狀態。呂豔説,居家學習期間,自己比較關注孩子在上課期間能否認真聽講,“孩子屋門一關,耳機一戴,有時不確定他們是否在認真學習”。
數據顯示,80.0%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最近經歷了居家學習。只能上網課、學習效率低(64.0%)和過度依賴電子設備、影響身心(60.2%),是受訪家長覺得容易對孩子居家狀態帶來影響的主要原因。其他還有:生活節奏、起居習慣被打亂(57.5%),缺少與同伴線下的交流互動(51.5%),缺乏監督、自律性變差(46.3%)等。
朱悦覺得,在孩子居家期間,非常有必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孩子也會主動跟我分享上網課過程中開心的瞬間。那天她跟我説,老師上課講了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同學們都被逗笑了,有人截屏了大家大笑的畫面。要是在平時,這種場景可能就沒法記錄下來了”。
調查中,89.9%的受訪家長覺得有必要重視孩子居家期間的心理狀態,其中45.7%的受訪家長覺得非常有必要。
共青團12355青少年服務枱心理諮詢專家蔡燕蘇説,從近期的個體諮詢和服務枱值守工作來看,居家學習會給青少年帶來一定的挑戰,比如對網課不夠適應、學習動力不足、缺少運動、作息不規律等。人際關係的變化和過度使用電子設備等,會讓青少年感覺到一定的不適,需要家長幫孩子進行調整。
73.2%受訪家長認為要及時關注孩子情緒,進行引導
“現在進行答疑時,不僅要解決孩子們在知識上的困惑,也要關心他們居家學習生活的情況。”北京某初中班主任趙儀(化名)覺得,線上教學不像在教室裏上課,很難敏鋭感知到學生的狀態。同時,學生居家期間與父母的關係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生活,“我瞭解到,有的家長過於關注孩子上網課的狀態,盯得太緊,讓孩子覺得不舒服,或者完全不管不問,都不利於孩子居家期間保持良好的狀態”。
趙儀專門召開了線上家長會,讓家長和孩子能夠用恰當的方式溝通,“親子關係好了,學生居家的狀態也會更好”。
呂豔不希望孩子在居家期間完全過線上的生活。“會鼓勵他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參與户外活動,跟小區裏的孩子接觸,彌補居家期間沒有學校集體活動帶來的同伴交流缺失”。
要更好地調整孩子居家期間的狀態,73.2%的受訪家長認為要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進行引導、紓解,65.7%的受訪家長認為要給予孩子更多尊重理解,不過度干涉。其他方面還有:豐富家庭生活,帶領孩子多參與文體活動(58.1%),家長幫助孩子合理安排學習生活(57.1%),幫助孩子提高居家生活能力(34.3%)等。
“平時因為忙碌,父母很少有時間與孩子交流。居家學習期間正是瞭解孩子的好機會。”重慶市青聯委員、團重慶市委青年講師團成員、心理諮詢學家陳志林分析,在孩子居家生活期間,父母可以通過尋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主動和孩子溝通,從而傾聽孩子的心聲,“做到這一點後,孩子會很開心,覺得父母原來是可以尊重自己、理解自己的,從而更加尊重父母。父母也可以結合疫情防控期間發生的故事,讓孩子對生命和社會產生思考,從而幫助他們在學習生活中找到意義和價值”。
“家長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外,也要意識到青少年正處於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蔡燕蘇認為父母可以從4個方面入手,進一步提高孩子居家期間的學習生活狀態。“首先,在遇到一些問題時,家長可以通過溝通,多讓孩子表達和提問,引導他們掌握更多處理問題的方法。其次,幫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機制。要根據網課學習節奏,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最好和平時上學保持一致。特別要注意勞逸結合,也可以帶孩子進行居家運動。”
“第三,家長可以用自己的經驗或感受,幫助孩子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暫時性挫折。”最後,蔡燕蘇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幫助他人的事情。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合作,也可以讓孩子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獲得心理上的能量。
蔡燕蘇還提示,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居家的情緒狀態。如果孩子在一段時間裏出現生活或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家長要儘量採取積極的方式,嘗試理解孩子的狀態和內在衝突,切忌一味指責或貼標籤,必要時要尋求專業的幫助。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