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書就去撿垃圾/收破爛/洗盤子……”
大人常常用類似話語來督促孩子上進,但卻忽視了幾個問題。
01
誰的讀書時代,一個月沒二三十天不想上學呢?
網上衝浪時,看到一位家長曬出請假的聊天記錄。當小孩不想上學時,家長並未採用“打一頓就好”的老辦法,而是尊重他的意願,向老師請了假。
但是小孩沒想到的是,他的任性早已被暗中標好價碼——他被爸媽拎着去撿垃圾了。
家長曬出小孩哭唧唧的表情,逗樂了一票網友。
家長初衷就是告訴孩子,不好好讀書就要幹撿垃圾這些吃苦受累的事情。乍一看是很開明,但也踩進了另一個思維誤區。
撿垃圾,就比讀書差了?
02
這種教育方式,其實是做出了一個設定:不讀書下場就是撿垃圾。
也就是默認了體力活低於腦力活,在小孩尚未完善的認知裏,塑造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的思維模式。
如果能讓小孩認識到讀書機會寶貴,那固然好。但在他們沒有成型的世界觀裏,植入了一條三六九等的鄙視鏈,這無疑就走向了負面。
事實上,就拿“撿垃圾”這事來説,我們存在的誤區不少。
曾有個段子,“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丟在迪拜撿垃圾”。在這個特產是有錢的國度,據傳街上垃圾桶都是LV。
迪拜撿垃圾這事,咱們笑笑也罷,再來看看身邊,如果收垃圾破爛到一定規模,你真的以為還是所謂的低等職業嗎?
03
小e住的小區交房不久,裝修的廢材很多,每天下樓丟紙箱紙盒,不出幾分鐘就會被保潔收走,轉移到周邊廢品站,每天晚上都有一輛巨大的卡車來拉貨。
從小區保潔到廢品站,再到拉貨和售賣,可以説形成了一條產業鏈。
月薪兩三千的白領,可別急着嘲笑那些開車收垃圾的人,沒準賺錢是你們好幾倍。
不信來看看這個豆瓣帖子,網友認識一位家裏收垃圾的男生,“文質彬彬看起來跟垃圾沒半毛錢關係”,告訴了她一句話:“你普通人想靠收垃圾掙錢也沒用。”
其他網友也分享道:
“我們那收垃圾的,每個人管一個範圍。”
“真的下等功夫,上等錢,看不出來,悶聲發大財。”
“在我家小區收了10年廢品的夫妻,全款買了套房子。”
“初中一個特別震撼我的場景,是我們學校旁邊的廢品收購站,一家4口人人穿貂,坐在紙山上算賬。”
成人世界裏最不缺的就是鄙視鏈。
創業的,看不起領死工資的;體制內的,看不起在企業討生活的;坐辦公室的,看不起搬磚的……
一位網友説:“雖然嘴上説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現實中你跟別人説你是撿垃圾的,看有幾個人看得起你的?”
事實上術業有專攻,任何職業只要鑽研到了極致,就是佼佼者和領頭羊,這不侷限於你從事腦力勞動還是所謂的“髒活累活”。
借用《霸王別姬》那句話,都是下九流,誰看不起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