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哪個孩子沒有做錯過事,受過爸爸媽媽的懲罰呢?懲罰孩子不是打孩子,也不是隨隨便便給孩子沒事找事,挑一大堆刺。正確的懲罰,其實也是教育的一種。懲罰孩子,是為了讓孩子在犯錯誤之後明白自己的錯誤,明白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他們才會清楚是非,判斷好壞,同時也約束自己的行為。
不過小孩子嘛!不管是因為什麼,也不管是不是犯了錯,只要是被爸爸媽媽批評和懲罰了,心裏都是不痛快的,難過委屈的。孩子可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所以他們在受懲罰之後的表現,往往是直白的。最近微博上一個來自揚州的萌娃,因為我學習上的問題被媽媽教訓了一頓。但是他非常不服氣,也非常生氣。於是他跑到客廳裏,邊哭邊對着站在客廳裏的老爸説:“你到底會不會挑老婆啊!你挑回來這麼兇的一個老婆回來,連我都沒有好日子過了!”這番天真的言語成功的逗笑了爸爸,讓爸爸在一邊笑得樂不可支。
這時候,奶奶聞訊趕來,替自己女兒打抱不平。外婆説:“那我就帶你媽媽回我家了,讓你爸爸再去給你找個新媽媽吧!”奶奶話音剛落,孩子就轉過身子來,對外婆説:“還有這麼兇的外婆!媽媽這麼兇,都是跟你學的!”聽着寶貝的萌言萌語,這下子,爸爸和外婆笑得都停不下來了!
網友們在微博下留言説:“爸爸一臉的無奈,內心慌的一批:這些話藏在心裏很久了,被這小子給説出來了。”、“哈哈哈,現在寶貝們真不得了了,什麼都懂!”、“孩子,你不怕爸爸繼續兇你嗎?爸爸媽媽是一條戰線的,在教育你這個問題上。”
父母懲罰孩子,也是教育孩子的方式的一種。但是懲罰也是需要有一個度的,更要注意許多方面的細節。
⑴懲罰要適量
懲罰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記住教訓,從而得到良性的發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家長們懲罰孩子的方式和“力度”就要注意了。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所以適當的懲罰孩子,讓孩子記住教訓,卻又不至於太過輕描淡寫,讓孩子不當一回事兒,這才是家長應該做到的程度。
⑵要按照規則來
家長們不要老是等着懲罰孩子。在孩子犯錯誤之後的懲罰,怎麼比得上讓孩子早早就明白底線,從而引以為戒,不犯錯誤來的好呢?家長們可以制定一套懲罰的規則,提前讓孩子知道做錯什麼事情會受到什麼懲罰。孩子為了不被懲罰,平時也自然會比較注意,從而減少了犯錯的概率。另外,在規則之下給孩子獎懲,都會讓孩子更加心服口服,也更能樹立起家長的威信。
⑶賞罰分明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態度上,應該儘量達成一致的態度。否則爸爸媽媽前腳因為孩子犯錯懲罰了孩子,爺爺奶奶後腳就心疼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補償。這樣孩子還是不能記住教訓,明白自己做錯在哪裏。因為孩子的注意力都會被懲罰後的獎勵吸引走,根本就把自己的錯誤拋在腦後。另一方面,剛剛給孩子懲罰,又給孩子獎勵,會讓孩子產生一些認知上的混亂和錯誤,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件事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⑷指出“明確出路”
單單是懲罰孩子,沒有後續的教育,那麼作用就會少一大半。因為很多時候孩子並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了。即便是知道自己錯了,那麼怎麼去改正錯誤也是一個問題。懲罰孩子的最終目的在於教育孩子,所以家長們一定不能忘了給孩子指出一條“明路”。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讓他們去改正。千萬不能讓孩子“自己想你錯哪兒了!”否則孩子越想可能會越覺得自己沒有錯,不服氣家長的教育。
⑸點到為止別嘮叨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誤了之後教育孩子,會在口頭上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説教,還伴隨着“你聽見我説的話了沒有?”、“你你知不知道!”之類的質問。可是實際上的教育效果怎麼樣呢?家長在孩子耳邊一遍遍嘮叨,孩子可能礙於家長的威嚴嘴上説“聽到了”、“明白了”,其實半點都沒有進耳朵,更別説改正錯誤了。所以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改正錯誤方面,還是要用行動讓孩子立刻去做,嘮叨和説教還是點到為止的好!
家長和孩子之間存在着一種教育和被教育的關係。家長們有權利,也應該去盡到教育孩子的責任。教育孩子過程中,孩子犯下了錯,可以懲罰孩子,用懲罰去告誡孩子,但是絕對不能隨便就懲罰孩子。畢竟懲罰不是唯一的教育手段,家長還是需要給孩子多一些付出和引導,才能讓孩子真正地認識到並且改正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