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孩子拖拉症,少説話還有效,家長們聽後連連叫好
孩子小的時候擔心其生病甚至説跌倒,家長們是把自家孩子個個都當成寶,外出抱着且給孩子在天冷的時候穿的嚴嚴實實的,由此可見父母們對於孩子們深深的愛意。但隨着孩子長大卻不同,我們會發現原本呵護備至的寶媽們,卻變成了呼來喝去嗓門大的中年大媽,這終究歸結於孩子們磨蹭的性格。
不過家長們會發現起初吼吼還是有一定的作用效果的,可是隨着自己吼的次數多了,孩子越來越瞭解父母,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父母們的言行呵斥早已沒有任何的殺傷力,那麼為何孩子會出現拖拉現象,家長們面對這種情況,怎樣才能無聲勝有聲讓孩子乖乖聽話呢?
缺乏時間觀念
時間在小孩子3歲前,基本上是模糊的。因為他們不需要上學任何行為也很難受到時間的約束,自然在他們3歲成長期前,什麼是時間?可能他們能回答你的就是鐘錶甚至説一集動畫片、一首音樂。
在他們的觀念中時間的代名詞很多,所以當孩子進入幼兒園的學齡階段,他們一時間很難理解早起八點鐘準時上學,七點要準時起牀才不會遲到,所以即使家長嘮叨好多次馬上要遲到了,還是十分鐘需要出門,他們是毫無觀念的,也認為時間對於他們的生活沒有任何約束性。
命令不再是強制
身為孩童對於父母的言行在中國傳統中確實應該言聽計從,但我們會發現現在的孩子則是越小越不聽父母的話,這種行為一部分原因歸結於父母從小對於孩子的寵溺,喜歡什麼買什麼,喜歡吃什麼就吃,自然孩子的觀念則是顛倒的。
認為家長是應該跟着自己的內心需求去做事的,一時間父母轉變了態度,就會讓孩子難以理解,覺得父母的行為莫名其妙,且起初可能畏懼父母説話大聲而聽從,時間久了就認為這只是父母隨口説説並沒有什麼震懾力。
反正最後父母也不會拿自己怎麼辦?甚至説最後父母們會出爾反爾選擇妥協孩子一方。正是孩子抓住了父母們的這塊軟肋,父母們就算是説真話,在生氣命令孩子行動快一點,但我們發現多數孩子還是該起牀晚還是晚,該不按時吃飯依然在一旁做着自己喜歡的小遊戲。
那麼怎樣對於孩子教育,才能讓孩子們的執行力上來不拖拉呢?
首先從小給孩子灌輸時間觀念,例如吃飯時間要至少20分鐘,外出遊樂場遊玩只能玩一小時就要回家,每天睡覺在九點前一定要上牀躺好等。總之,在生活各處強化孩子的時間觀念,且家長們定下來的規矩一定要言出必行,這樣孩子才知道父母的威嚴性所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時間的認知才會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不知家長們您家此時的孩子是否有不愛上學,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習慣,不妨試試小編的方法來推動孩子前行的成長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