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擱以前,肯定是以“棍棒教育”為主,因為中國人深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但這種方式,在今天這個社會肯定是行不通了,也會遭到社會廣泛的批評。不能採用“棍棒主義”,很自然的,一些家長就嘗試跟孩子講道理,然而這卻是極難奏效的。
因為一方面,能講出讓孩子信服的大道理的父母很少,另一方面,孩子天生就對父母講道理很反感,所以想通過道理感化孩子,難度堪比登天。
這一點,同事張姐便深有體會。她有個13歲的兒子,剛讀初中,個子比她高一頭,如今已經是很難管教了。
別説張姐這個當媽的,就算是爸爸親自上陣,兒子也絲毫不懼,哪怕被打被罵,最終也不會心服,以後該怎樣還是怎樣。
據張姐説,她兒子小時候還挺聽話的,父母跟他講道理,他也會認真地聽進去。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跟兒子講道理就不管用了,有時甚至反着來,簡直要把父母氣到吐血。
張姐的遭遇,相信很多家長也面臨過吧。不少孩子都會這樣,小時候貌似聽話,長大了就叛逆,越到後面越難管教。
這其實是孩子的“通病”,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就曾説過:“6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12歲以後,父母的話就都變成了垃圾,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
對孩子講道理不會一直有效,越到後面效果越差
1、自我意識越清醒,孩子就越難聽進父母講的道理
為什麼對6歲孩子講道理管用,而對12歲孩子講道理就無效了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的自我意識變得更清晰、更強烈了。
另一個原因則是孩子的認知水平有所提高,對父母講的那些“大道理”不再敏感,甚至產生懷疑。
所以隨着孩子年紀增大,自我意識愈發清醒,父母講的道理就越不管用,而在父母看來,這便是所謂的“叛逆”。
2、反感父母講道理,是所有大孩子的通性
叛逆會發生在每個孩子的身上,除非他的父母過於強勢,從小就被馴化得服帖了。因此反感父母講道理,就是每一個孩子的通性,是到了一定年紀都會發生的事。
需要注意的是,“叛逆”本身不是一件壞事,甚至有助於讓孩子變得獨立自主,但如果叛逆過了頭,則不但影響親子關係,還會導致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走偏。
有句話説得好:愛跟孩子講道理的父母是低層次的,真正有大智慧的家長,都懂得用其他招數,而最絕的一招,則是屢試不爽的“轉移大法”。
別再當低層次父母了,真正智慧的家長都懂得用這些招
1、當父母和孩子發生情緒對碰時,再好的道理也不管用
發現孩子犯錯時,父母一定不要情緒化,更不能帶着這股情緒去跟孩子講道理,因為這相當於火上澆油。
要知道,此時不但父母心裏有情緒,孩子心裏也是有的,兩股情緒的對碰,必然會產生極端影響。而在這種情況下,別説孩子聽不進道理,不跟你反目相爭就已經不錯了。
2、轉移大法,是代替講大道理的最佳手段
那麼面對這種情景,父母究竟應該怎麼做才最有效呢?其實最好的一招,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不過想要利用這一招,父母首先得讓自己的情緒平定下來,然後再試圖把孩子的注意力往其他不相干的事情上去引導。
等到孩子內心的情緒也緩和下來後,再拿之前的事情來説,這樣孩子就會容易接受許多。
3、尊重孩子的人格,才能實現更好、更有效的管教
同樣是講道理,有的父母講出來的一點都不管用,而有的父母講出來的,孩子則能聽進去一些,區別究竟在哪呢?
語言表達或者道理本身的區別,其實並不大,最根本的區別,則在於父母的態度。
有些父母把孩子當平等的交流對象,懂得處處維護他的人格尊嚴,這樣的父母説出來的道理,孩子肯定更容易接受。
而有些父母,總是居高臨下地跟孩子説話,語氣有時還很重,以這種態度跟孩子交流,能有好效果才怪了。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家長。如果你只懂得跟孩子講大道理,孩子不聽你還生氣,那你就是所謂的“低層次父母”。
只有跳出這個圈子,懂得采用其他更有效的方法,你的“父母層級”才能拔高,相對應的,你的孩子也會被管教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