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賀林平 張藍溪
肺癌是中國第一大癌種,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於惡性腫瘤的“雙首” ,所以“得了肺癌究竟能活多久”?這始終是醫生、肺癌患者和家屬最關心的話題。
得益於分子診斷技術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分子靶點已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被發現,以肺癌患者常見的EGFR靶點為例,在中國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變率達40%-50%,這類肺癌患者可謂是“不幸中的萬幸”。因為自2005年第一款肺癌批准治療藥物(靶向EGFR突變)的吉非替尼進入中國至今,EGFR靶向藥物不斷“進階”,如今已形成“三代同堂”、“八藥同市”局面。藥物越來越多,那面對同類型的藥物,肺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如何做選擇?
廣東省人民醫院首席專家吳一龍教授在近期的採訪中介紹道:“生存期和生活質量的獲益往往是肺癌患者的第一訴求,振奮人心的是,就在6月初落幕的2023 ASCO(美國腫瘤學年會)會議中,中國首個原研三代EGFR靶向藥奧希替尼公佈了OS(總生存期)的數據,術後輔助治療使用奧希替尼的患者5年生存率達88%,這意味着早期肺癌離治癒的目標進了一大步。”吳一龍教授
早中期肺癌患者需重視術後輔助治療及總生存期
對於肺癌早中期患者(IB-IIIA期)而言,最主要的治療手段通常是手術。不過即使手術很成功,肉眼已看不到腫瘤,但身體某個角落可能依然還會藏匿着個別殘留癌細胞,導致一段時間後復發。數據顯示:早期患者如果術後不接受輔助治療,有近一半的患者在5年內出現疾病復發或死亡,所以輔助治療能提高肺癌患者長期生存率。
談到目前常用的輔助治療方法事,吳一龍表示:“輔助化療是臨牀上主要的治療選擇,但複發率依舊較高,且對腦轉移等遠處轉移的患者而言幾乎束手無策,而輔助靶向由於可以特異性地作用於腫瘤細胞的某些特定位點,可以高度選擇性的殺死腫瘤細胞。例如三代EGFR靶向藥奧希替尼,這次它的ADAURA臨牀試驗數據可以説是驚豔了整個肺癌輔助治療領域,因為它的OS數據就直接代表了早期術後患者可以活多久,同時OS又是抗腫瘤藥物的療效金標準。”
此外,好藥能使用多久,也存在一個現實問題——費用,靶向藥用於輔助治療,對於患者而言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經濟毒性”。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説,長期使用帶來的經濟負擔會是個很大問題,對醫生和患者選擇藥物帶來決定性影響。所以吳一龍教授也在此呼籲奧希替尼輔助適應症納入醫保,爭取讓更多早期肺癌患者們實現“臨牀治癒”。
肺癌“早期治癒”的前提是早篩早治
多數肺癌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像咳嗽、胸悶、發熱、食慾減退等,這些症狀平時經常會遇到,一般人不會聯想到肺癌。其次,肺部本身是個特殊的器官,肺部腫瘤要長到一定體積,才會壓迫到其他器官,出現類似胸悶、氣短、疼痛、咳血等症狀,有這些症狀再去醫院檢查,往往已經是肺癌中晚期了。所以重視肺癌的早期篩查尤為重要,早中期肺癌的規範治療理念建設不僅要關注術後輔助治療,及早篩查和診斷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共同助力肺癌的生存率。
吳一龍建議:40歲以上、長期吸煙、長期接觸煙灰或油煙、有慢性肺病或肺癌家族史的人羣,尤其需重視肺癌的早期篩查。目前臨牀對於肺癌早篩的手段有很多,如低劑量螺旋CT等。同時,隨着肺癌診療進入精準時代,人工智能通過藉助大數據和建立預測模型的手段完成輔助診斷,也極大助力了早期肺癌的診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