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孩子性格乃天生,嬰兒階段父母就要做好以下準備

“我爸媽若在生我之前瞭解過這些,我就不會長成今天這幅鬼樣子!”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評論,網友提到的“這些”便是BBC的一檔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看名字也知道,講的是如何教育孩子。只不過與家長想象的不同,作為知識經濟社會的歐美國家,BBC提出的育兒主張是從嬰兒階段開始。

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中國嬰兒在表情方面大多較西方嬰兒表情呆滯,這並非是智力不如人的表現,而是中國父母忽視了嬰兒階段的重要性。在國人的育兒意識裏,別説週歲內的嬰兒了,在會走路説話之前,小孩子是不具備任何學習能力的。

可BBC卻給出了相反意見:孩子性格天生,嬰兒階段就要好好打地基了。今天就結合紀錄片,為大家説一下父母要做哪些準備?有情商培養,也有發育助推器。

BBC紀錄片:孩子性格乃天生,嬰兒階段父母就要做好以下準備

判斷新生兒的性格

在研究過程中,心理學家艾米麗博士以200名嬰兒作為樣本進行觀察,通過利用玩具或父母針對嬰兒進行情緒刺激,由此來系統記錄嬰兒們的反應。最終艾米麗博士得出結論,作為出生不久、完全未被社會環境影響過的嬰兒,他們的反應各不相同,面對外界的刺激,天生的性格展露無遺,分別為:謹慎型、活潑型、平靜型。

因此,父母可以根據嬰兒出生後的反應,去判斷孩子將來的性格,並由此在培養方面實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千萬不要採用統一而論的教育方式。

BBC紀錄片:孩子性格乃天生,嬰兒階段父母就要做好以下準備

增加與嬰兒的言語交流

語言研究學家Dr.Michelle Peter進行了一項觀察,以剛會説話的寶寶為樣本,觀察語言表達能力的進步速度。方法簡單:利用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量。結果發現,當媽媽一天説1.3萬個單詞時,寶寶能説出2500個;而媽媽説1.37萬個單詞時,寶寶卻能説2800個,這意味着,媽媽的詞彙量越多,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越強。

綜上可知,孩子在嬰兒階段的學習能力更強。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從嬰兒階段增加與孩子的溝通交流,這樣才能為語言表達打下良好基礎。

BBC紀錄片:孩子性格乃天生,嬰兒階段父母就要做好以下準備

多帶寶寶出門見人見世面

在BBC的紀錄片評論中,有位家長的發言引發了網友的討論,他説“人類就是為社交而生的”,這個結論正是由紀錄片中寶寶的社交偏好選擇而延伸的。

華盛頓大學的薩默爾教授表示,在實驗過程中,她發現寶寶更喜歡跟自己相似的人進行交流,如果寶寶早期接觸的人羣只有白人,那即使觀念不同,他們依舊會選擇白人,這屬於同類意識;同樣,如果寶寶從小接觸不同膚色的羣體,那他們會更加傾向於公平公正的選擇。

父母想要寶寶長大後明辨是非,就要從小帶着寶寶多見世面,儘量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這樣才能打開眼界。以後遇事不容易被同類所迷惑,更能發現問題的本質。

以上這些大家記住了嗎?總之,嬰兒階段非常寶貴,父母一定要牢牢把握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6 字。

轉載請註明: BBC紀錄片:孩子性格乃天生,嬰兒階段父母就要做好以下準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