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個跡象,説明你把孩子撫養得很好
作者 | 凰兮
“我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把家裏的小神獸教好。”
這是和很多家長聊天時,常常會提及到的問題。
為了教育好孩子,父母們每天都在尋找、閲覽育兒書籍和知識,想方設法讓孩子茁壯成長。
只是,父母又難以判斷,孩子被教得好還是不好,為此苦惱、焦慮。
其實,只要我們細心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養得好不好,是可以看出來的。
比方説,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6種跡象,那麼你的孩子,就被養得很不錯。
01
在你面前“發脾氣”、説真心話: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名網友提起自己的童年經歷。
小時候,父母常常跟他説,你不能哭,也不能發脾氣。
這給了他一個暗示:他的負面情緒,在父母這裏,是不被允許,不被接納的。
所以從小到大,他幾乎很少發脾氣,無論是對父母還是其他人,他看上去是那麼温和,愛別人總多過愛自己……
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兒童心理學家黛博拉·麥克納馬拉曾經説過:
“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發脾氣。發脾氣本身是無害的,阻止發脾氣才是。”
壓抑的情緒不會消失,而是一直潛藏在人的身體裏,總有一天會以誰也不想看到的方式爆發出來。
孩子發脾氣不一定是壞事。
對於孩子來説,他們“發火”和“大笑”,本質上都是表達情緒的方式。
正如作家雷布斯所説:
“孩子衝你發脾氣,是想讓你走進他的內心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高興才是。”心理上認為,人往往只會在親近的人面前,表現最真實的自己。
孩子願意在我們面前發脾氣,乃至真心實意地表達不滿,證明他們認為與父母在一起,擁有絕對的安全感,他們的情緒是可以被接納的。
相反,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幾乎不肯表達情緒,或者只表現某一種情緒,那麼親子關係或許已經有些問題了。
02
遇到問題第一時間向你求助: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講過一個故事:
有個小女孩被老師冤枉偷了同學的錢,她為自己爭辯了好久,依然不被信任。
於是,她做了一件讓老師驚訝的事情——通知自己的父母來學校。
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孩子在學校出了不太好的事情,最怕就是讓父母知道。
“告訴家長”成了一件對孩子有效的威脅“武器”。
其實,遇到難題、遭到不公正對待等事情時,孩子第一時間向父母求助,這是一件好事。
這種行為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對我們的信任,他們堅信父母會相信自己。
只有在一個包容且有安全感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才會是這般模樣。
所以,如果我們被孩子求助了,也應當珍惜他們這一份信任,別一上來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
要是孩子連父母也無法信任,他們還能相信誰呢?
03
孩子愛“亂塗鴉”:
在某檔親子對話的綜藝節目上,曾看到這麼一幕。
有個女孩很喜歡寫小説,靠着這份發自內心的熱愛,從小學到中學,足足寫了56本,累計30多萬字。
或許因為接觸文字多了,她的文科成績很不錯,理科則顯得較弱。
沒想到,她的父親卻覺得,是小説導致女兒理科成績不如人意,將孩子的心血統統都撕了,還很“感人”地説:
“別人行,爸爸相信你也行。”卻不知道,這是對孩子想象力的扼殺,也是對其興趣愛好的否定,容易讓他們對自己產生懷疑,乃至生出自卑。
説到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就不得不提孫儷鄧超一家。
這對演員夫妻,一直小心呵護着孩子的想象力。
即便孩子們經常調皮地在牆上亂畫,也不曾訓斥指責。
反倒專門給孩子們開闢出一塊自由的塗鴉空間,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自由地進行創作。
為人父母,與其一直盯着孩子“不足”,不如鼓勵孩子發揚長處,讓興趣和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無論何時,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孩子,一定是幸運且幸福的。
04
孩子能獨立生活、做家務: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新聞。
有位母親給上大一的女兒,發了一條招聘信息。
她是想給女兒招聘什麼呢?
仔細一看,都要驚呆了。
原來,這位媽媽是幫女兒找個保姆,照顧她的生活起居,需要洗衣做飯、清潔衞生。
而原因是,女兒從小沒幹過家務,他們不放心她一個人生活。
父母不想讓孩子受苦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
但正如藝術家弗蘭克·克拉克所説:
“家長可以傳授給孩子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如何離開父母獨立生存。”人生無常,父母終究不可能一輩子充當孩子的依靠。
曾在網上看到,樊登老師分享的一個故事:
他有個朋友從孩子小時候,就一直鼓勵她儘可能自己解決問題。
當孩子14歲時去美國留學,他們都習慣了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去。
不料到了美國,方知當地15歲以下的孩子不得單獨飛行,孩子被扣在了機場。
相比起得知此事後,有些焦急的父母,女孩卻顯得很淡定,並且跟他們説:
“讓我試試,能不能自己解決。”從出示文件證明自己是來讀書的,到解釋不瞭解年齡限制所以獨自前來……她的鎮定征服了當地人,給她放行了。
我們註定無法陪着孩子走完一生,讓孩子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05
不怕輸:失敗未必是壞事,關鍵是態度心理學著作《為何家會傷人》中,有這樣一個事。
有一名考上名校數學系的學子,因為一門考試不及格,竟然得了精神分裂。
既荒誕,又讓人感到心酸。
近年來,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新聞。
某個孩子因為一次考試不及格/作弊被發現/拿不到第一名……之類的“失敗”經歷,而選擇了輕生。
就像白巖松説的:
“每個人都想贏,但不怕輸才是關鍵。只有你不怕輸的時候,你才能贏。”
作為父母,我們該做的,不是告訴孩子,“不能失敗”,而是讓他們正確地面對失敗。
在這個社會上,人們可能遇到的挫折實在是太多了,一帆風順只是一種沒有的祈願。
面對困難乃至失敗,我們不一定會贏,但必須要有重振旗鼓的勇氣。
勇氣和自信從何而來?
對於孩子來説,父母的肯定和讚揚,就是塑造自信最好的“材料”。
“不怕輸”的孩子,將獲得更加美好的未來。
06
愛玩:
前兩天,朋友阿歡又在羣裏“訴苦”,説她兒子太好動、太愛玩了,每天一放學,就在小區裏面瘋跑,和小夥伴們進行各種遊戲。
常常到了晚飯時間,叫他回家吃飯,依然戀戀不捨,不想回去。
其實,孩子愛玩是一件好事。
生物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威格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把基因類似的實驗小鼠分成三組:
第一組被放在標準的籠子裏,進行普通餵養;第二組被單獨隔開,放在不透明、光線昏暗的籠子裏餵養;
第三組被放進玩具齊全、光線充足的大籠子裏餵養。
實驗結果發現,環境越好、玩得越好的小鼠,大腦發育程度最好。
換言之,會玩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更聰明。
德國哲學家格羅斯説:
“遊戲是兒童對未來生活的準備,是本能的練習。”玩,是孩子瞭解、探索世界的一種途徑。
那個愛玩的孩子,其實在玩的過程中,開動腦筋,學習到解決各類問題的辦法。
作為父母,怎麼能不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