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可能出問題,為什麼還有人疏忽大意?

作者:美中嘉和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則寓言:

毒蠍子請青蛙背自己過河,青蛙有點害怕蠍子蟄自己,蠍子讓青蛙放心,説“假設我蟄死你,我自己也會被淹死”。

青蛙相信了,揹着蠍子游了一半,蠍子還是蟄了青蛙一下。最後,快要淹死的蠍子很抱歉地對快被毒死的青蛙説:“對不起,我沒忍住。”

青蛙早就預見了風險,為何草草地被對方或自己説服,最終丟了性命?

我們笑話青蛙太疏忽大意,卻忘了生活中,我們往往也是像青蛙這般行事的。

有句話叫什麼來着?——“越怕什麼,越會發生什麼”。“怕什麼”停留於一掠而過的想法,完全沒有付諸行動去預防,最後的結果是“發生”。悔之晚矣!

健康是人們最大的資本,在此性命攸關問題上,切不可疏忽大意。“亞馬遜森林裏某隻蝴蝶振翅一飛,就可能引起太平洋的一場颶風”,有些疾病如不積極治療,長期下去有可能誘發癌症。

醫生眼裏15種常被忽視的癌症跡象,速速收藏!

牙周病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牙周疾病能通過引發體內炎症,進一步增加病人罹患胰腺癌的風險。與牙齒、牙周健康的男性相比,患有牙周病的男子得胰腺癌的概率要高63%。這可能是牙周病病人口腔內細菌產生的致癌化合物水平上升,又誘發體內組織出現炎症,所以,導致患胰腺癌風險的增加。

以色列的研究也發現,牙周炎可破壞抗癌系統,導致癌症蔓延。

超過一個月未痊癒的口腔潰瘍可能有癌變傾向,惡性潰瘍呈現“菜花樣”形態不規則,凹凸不平,質地較硬,可能伴頜面頸部淋巴結腫大或黏連。

慢性咳嗽

雖然咳嗽並不罕見,但如果你的咳嗽就是揮之不去,那麼,是時候去檢查下。

約翰·韋恩癌症研究所的註冊神經學家和神經腫瘤學家醫學博士Santosh Kesari,認為慢性咳嗽通常是肺癌的早期症狀之一。

哮喘

由多國共同研究證實,哮喘病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患肺癌,而且女性哮喘病人患肺癌的風險要比男性病人更大。

研究結果表明,哮喘病人的肺癌發病率比普通人羣高58%,其中女性哮喘病人肺癌的發病率比普通人羣高78%,男性病人高51%。

黃疸

如果你注意到你的皮膚呈橙色或黃色,這可能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特別是,當腫瘤阻塞膽管,會導致膽汁進入血液。

這可能是個不好的信號,因為黃疸的常見原因肝細胞損傷,溶血和膽道梗阻都預示着嚴重的問題。

淋巴結腫大

事實上,任何疾病或感染都可能導致淋巴結腫大,包括癌症,這就是為什麼檢查淋巴結如此重要的原因。

質地硬的腫大淋巴結可以用感染來解釋,但如果它們沒有消退,就需要進行檢查。

黑痣

本是良性腫瘤,若處理不當會癌變,癌變後發展速度極快,能在較早期就出現轉移,惡性程度高。

如果黑痣邊緣突出變為不整齊、感到又痛又癢、或破潰、滲出液體,出血結痂等。這些表現都可能是惡變的前奏。

對黑痣不可用紫外線照射、用化學藥物刺激,也不可搔抓,以防惡變。

反覆腹脹

如果你的胃(上腹部)似乎總是毫無緣由地凸起,那麼最好去醫院看看。腹脹是胰腺癌的常見症狀,也可能與子宮癌、結腸癌、肝癌和胃癌有關。

胃酸倒流

如果在飲食沒有任何改變的情況下突然出現胃酸倒流,這種情況不應該被忽視。因為胃、食道和肝臟的腫瘤都可能突然引起胃酸倒流。

膽石症

有人説,多年結石會“熬成”癌,有關研究人員認為,膽石症較易導致大腸癌。

因為膽囊裏充滿結石,導致膽汁流入腸道,在腸道內厭氧菌的作用下,產生大量的脱氧膽酸等,而脱氧膽酸又與酮膽酸發生化學反應,轉變成致癌物質甲基膽蒽長期作用於大腸,從而促發大腸癌的發生。

非減肥性體重下降

也許你很高興體重下降,但如果你沒有積極嘗試減肥,這可能是你的身體正在與癌症做鬥爭的一個症狀。

建議去做一個全身檢查。

身體一側虛弱

身體一側突然感到虛弱通常與中風有關。然而,即使你的醫生排除了中風的可能性,但這並不意味着你身體內沒有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腦瘤可引起許多與中風相同的症狀,包括身體一側的虛弱。

四肢麻木

如果你感覺四肢毫無來由地麻木,説明你需要去看醫生。腦瘤以及任何會導致神經損傷的轉移瘤也會造成肢體麻木。

發燒不退

發燒是大多數癌症的一種極其普遍的症狀。雖然這通常是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但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是血癌(如白血病或淋巴瘤)的早期跡象。

非典型性疲勞

無法通過抑鬱、飲食、鍛鍊等任何方式來解釋的非典型性疲勞,尤其是持續數週的情況下,這可能是各種癌症的一種症狀。

無故性格改變

我們的性格可能會在一生中以某種頻率發生變化,但是如果這種變化是無緣無故的,那麼是時候去看醫生了。

突然的性格變化可能是腦瘤的症狀——即使不是,在你突然的易怒或憤怒對你或你周圍的人的生活產生任何負面影響之前,它們也很值得研究。

寫在最後

佛教有一句話: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當你已經發現了某些“悲劇”的端倪,是選擇僥倖漠視,還是留神干預?

人生列車向前行駛,遇見路障,是打方向盤躲過,還是撞上去車毀人傷?

如果不希望以後開人生“後視鏡”,陷入“當初如果……,那該多好”的懊惱悔恨,請轉發此文給你最重要的人!

參考文獻

[1] 盧綺萍. 膽石病臨牀研究20年:進展、問題與展望[J].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 2020, 40(01):42-47.

[2] 歐陽軍. 從細微的不適症狀中發現癌症的蛛絲馬跡[J]. 自我保健, 2012, 000(007):78-79.

[3] 劉亮. 哮喘與肺癌關係的研究進展[J]. 安徽醫藥, 2017, 18(5):653-655.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09 字。

轉載請註明: 明明知道可能出問題,為什麼還有人疏忽大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