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根玉米鬚“二兩金”,四季祛濕皆可用
【來源:汕頭市衞生健康局_工作動態】
玉米大家都經常吃,香甜可口。
但是你知道嗎,玉米全身都是寶,
玉米身上的包裹着須,
其實也是好東西!
在中藥裏,玉米鬚又稱“龍鬚”,
有廣泛的預防保健用途,
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常居於廣東的人都知道,本地是個“濕氣”瀰漫的地區。地域和氣候使得嶺南地區長期處於潮濕狀態下,因此大家總是把“利濕”掛在嘴邊:家裏最常煲的是“利濕湯”,涼茶鋪裏最受歡迎的也是“利濕茶”。
其實,日常生活裏也有不少食材,本身就具有利濕的功效。其中,有一種特別不起眼的材料,在菜場上常被當成廢料丟在一旁;但用它煮成的利濕茶,不僅一家老小都能喝,味道還很清香,它就是玉米鬚。
玉米鬚
在本草古籍裏,玉米鬚還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叫“玉麥須”。玉米原產自美洲,明朝時期才傳入中國,但很快就在中藥名著《本草綱目》中擁有了一席之地。但一開始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果實上,認為玉米籽味甘性平,有“調中開胃”的作用。
後來醫家們發現,玉米不僅果實美味,根和葉子還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尤其是結石導致的小便不通,疼痛難忍時,可用它入藥。但是根葉的藥性偏寒,不太適合養生。於是,老百姓們又留意到玉米鬚也有類似功效,性質平和還不傷脾胃。
玉米鬚性平,味甘、淡,歸膀胱、肝、膽經,具有利尿消腫、利濕退黃的作用,一般用於泌尿系統感染、尿路結石引起的小便不利,腎病引起的水腫,肝病引起的黃疸等。
《滇南本草》記載,玉米鬚“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近代《嶺南採藥錄》中則強調其降血糖作用:“和豬肉煎湯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漓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湯頓服。”
玉米鬚水腫、黃疸皆可防治:
利尿消腫
玉米鬚甘淡通利,性質平和,歸於膀胱經,具有顯著的通利小便、消除水腫作用,臨牀上常用於防治泌尿系統感染及結石,如膀胱炎、輸尿管結石等。既可以單用煎湯,又可配伍金錢草、滑石、車前草等同用。玉米鬚還可用於多種腎病的治療,如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腎病綜合徵等,既能對症治療以通利小便、消除水腫,又能通過利尿清除毒素、改善腎功能。
利濕退黃
中醫認為,黃疸多因濕邪阻遏膽道,導致膽汁外溢而引發,治療的關鍵在於祛除濕邪,最好的方法就是通利小便,有“治黃疸勿忘利小便”之説。因此,民間常用玉米鬚煎湯通利小便,使濕邪有去路,利於黃疸消退。這和它治療尿結石疼痛是同樣原理,通過加快人體的“水液代謝”,玉米鬚可以引導胃腸中的濕熱從小便排出。
除上述功效外,玉米鬚的現代臨牀應用也非常廣泛。研究證實,玉米鬚具有較為顯著的降血糖作用,也常被用於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等的防治。玉米鬚本身雖沒有降血脂、降血壓作用,但臨牀研究發現,通過其利尿除濕作用,玉米鬚對過食肥甘厚膩的痰濕型肥胖及高脂血症患者有一定療效,且可輔助治療高血壓,尤其是腎性高血壓。
《現代實用中藥》中記載:玉米鬚“為利尿藥,對腎臟病、浮腫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為膽囊炎、膽石、肝炎性黃疸等的有效藥。”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能降低血壓,利尿消腫,治鼻血、紅崩。”
《河北藥材》:“治水腫性腳氣。”
《浙江民間草藥》:“開胃,平肝,祛風。”
《四川中藥志》:“清血熱,利小便。治黃疸,風熱,出疹,吐血及紅崩。”
玉米鬚的優點在於本身就是食材,比起抗生素要安全得多,大家吃起來也放心。此外,和其他苦寒利濕藥不一樣,玉米鬚的味道是甜的,而且性質很平和,喝了不傷胃,一家老小都可以用。因此它也很適合用於日常調理,平時買玉米時多拿些須,回家煮水就能喝。
對於平時吃得比較油膩,濕濁容易在體內堆積的人來説,清淡的玉米鬚水是款很好的“保健茶飲”。只是它利水消腫的藥力偏弱,用藥一般要比較大,建議每人份至少30g~60g左右。同時避免空腹服用,陰虛血燥的人也不宜用。
玉米鬚降糖
伏病學説認為,玉米鬚甘、淡,入肝、膽、腎、胃經,能有效清除潛伏在肝、膽、腎、胃經中的濕火因子,提高這些臟腑對葡萄糖轉化能量的利用,改善葡萄糖的吸收效率,防治2型糖尿病。
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玉米鬚的發酵製劑對家兔有非常顯著的降血糖作用;另外,玉米鬚對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的排出量。
1.玉米鬚茶
玉米鬚50g,水煎服,適用於糖尿病濕熱重者。
2.玉貞降糖茶
玉米鬚30g、女貞子30g、菊花6g、鮮桑葉6g或幹桑葉3g,煮水代茶飲,可清熱祛濕,瀉火解毒,有控制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
3.玉米鬚豬肉湯
玉米鬚60g、豬瘦肉250g或豬胰200g,煎湯,食肉喝湯,每日2次,可降血糖。
4.玉米鬚海帶湯
玉米鬚150g、海帶30g,燉湯服,降糖。
5.玉桑茶
玉米鬚、桑葉、麥冬各5~10g,煮水代茶飲,降糖。
6.玉荔茶
玉米鬚30g、馬齒莧3g,荔枝殼1顆,煮水代茶飲,降糖。
7.玉米鬚敗醬草茶
玉米鬚30g、敗醬草15g,煮水服,適用於糖尿病併發壞疽者。
8.玉米鬚玉竹排骨湯
玉米鬚30g、玉竹10g、枇杷子10g、排骨200g,煮湯,食肉喝湯,適用於糖尿病中後期患者。
食療方推薦
玉米鬚小肚湯
材料: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鬚60克,紅棗10粒,生薑2片。
做法:
1.豬小肚去淨肥脂,切開,用鹽、生粉拌擦,用水沖洗,放入開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冷水中沖洗;
2.白茅根、玉米鬚、紅棗(去核)洗淨;
3.把所有材料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
4.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小時,調入適量鹽,便可食用。
玉米鬚性味甘淡平,功能利水消腫,兼能利濕退黃;白茅根性味甘寒,功能清熱生津、利尿退黃。玉米鬚與白茅根相伍,清熱,利水,退黃之力均得以增強。豬小肚為豬的膀胱,性味甘淡涼,功能補腎、縮尿、與白茅根、玉米鬚相配,使之利水而不傷腎。紅棗性味甘温,培土製水既可增強本湯利水之力,又可使味清香可口。
北芪玉米鬚芡實煲排骨
材料:北芪60克,玉米鬚15克,芡實50克,排骨300克,食鹽適量。
做法:材料洗淨,排骨斬件焯水,然後向湯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再加入上述所有材料,慢火煮1小時,調味即可。
養生功效:玉米鬚性平味甘,具有泄熱通淋,平肝利膽,利水消腫等功效,對於輔助降脂、降壓、降糖有一定作用。北芪味甘性微温,補中益氣。芡實性味甘、澀、平,具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祛濕止帶等功能。此湯適合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而出現濕重體困,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等人羣,大眾亦可作為保健食用。
玉米鬚陳皮豬橫脷湯
材料:玉米鬚30克,陳皮5克,豬橫脷一條約150克。(注:豬橫脷是豬的脾臟,因橫長在腹部,又似舌頭樣(廣州人把“舌”稱為“脷”),故稱為“豬橫脷”)
做法:豬橫脷洗淨切塊焯水,玉米鬚洗淨;水沸後,放入豬橫脷、玉米鬚、陳皮;待再次水沸,調小火煲1小時,即可食用。
養生功效:豬橫脷健脾胃,助消化,去肝火。現代研究表明其含有類似胰島素的物質,能夠起到降血糖的作用。配合玉米鬚、陳皮煲成湯,能夠理氣健脾,利水滲濕,清肺胃之火,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是理想的菜餚。
來源:廣東衞生信息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