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長大更親奶奶,家長別埋怨他們是白眼狼,這些優勢姥姥不具備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健康

當代年輕父母為了保障家庭經濟收入,在有了孩子之後仍然奔波於工作,無暇照看孩子,因此很多老人都會

利用自己的退休時間來幫子女帶孩子,

幫子女減輕生活負擔。

據一項社會調查顯示,我國現階段在家庭中由老人幫忙照顧孩子的比例約為66.47%,直至孩子上幼兒園後,由老人幫忙照顧孩子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佔約45.8%左右。

可見這種老人代為照顧第三代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但隨着這種現象的出現,老人中也開始了“爭寵”日常,都説孩子誰帶跟誰親,可老人之間難免會因此吃醋。

姥姥成為“費力不討好”的代名詞

我大姨有表哥/表姐兩個孩子,表姐相對結婚、生孩子早一些,

所以大姨就搬去了表姐家,

去幫表姐照顧孩子,後來過了兩年表哥也生孩子了,於是大姨就又回來幫表哥照顧孩子。

大姨回來後,

表姐的孩子就交由婆婆幫忙照顧了,

但開始時孩子總是會念叨姥姥,還經常視頻,導致孩子奶奶有些吃醋,可等過了一段時間後,孩子完全適應了奶奶的陪伴,也不常找姥姥了。

這讓大姨心裏有些難受,

畢竟自己照顧了孩子兩年,親家才照顧孩子半年

,怎麼這麼快孩子就跟奶奶親了呢?莫非真像人家所説,孩子天生就跟奶奶親?

孩子長大“親奶奶、疏姥姥”,並非是因為他們“養不熟”

其實孩子長大後更親奶奶的這種現象,有其內在的原因的,雖然並不是絕對,但家長也別埋怨他們是白眼狼,因為這些優勢確實是姥姥並不具備,所以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的理由也不難理解。

●周圍人提及奶奶的頻率更高

雖然從生物學角度,奶奶和姥姥跟孩子親近程度相同,但還有外國學者的研究表明,姥姥相較於奶奶會更加疼愛孫輩。

但由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不論是親戚還是朋友都會下意識地將爺爺奶奶和“孫子”算作一家人,因此提及奶奶的頻率也要相對高一些,有種奶奶不出現,但江湖上一直有“傳説”的意味。

●姥姥帶娃時的教育方式與媽媽類似

媽媽是姥姥教育出來的,所以很多時候,

姥姥和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如出一轍,

如果姥姥屬於教育過於嚴厲的類型,那麼孩子就會精神上有壓力,從而更加偏向寵溺他的奶奶。

此外,年輕父母如今更傾向於讓姥姥過來帶娃,於是老人不得不被迫承擔起部分育兒指責,會對孩子的行為有所約束,這

也就間接塑造了他們“壞人”的形象

,奶奶在襯托下就會顯得格外和藹。

●如果有舅舅舅媽,那麼很容易在生活中給姥姥拖後腿

像家裏有一兒一女的情況,老人也是要給兒子帶孩子的,

那麼陪伴外孫的時間勢必就要少很多

,這樣一來奶奶的長期陪伴,就會更加拉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孩子跟姥姥就不那麼親了。

還有一句話叫做“外甥狗吃了就走”,有些舅舅舅媽對於老人長期對外孫的付出可能會有所微詞,這樣也會拉低姥姥的基礎印象。

寶寶在3歲以前的世界“非黑即白”,家長不用太放在心上

其實寶寶在3歲前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認知,表現出來的是“非黑即白”,

常常認為對他好的,無條件滿足他心願的就是好,

而日常管束他,對他的行為進行約束的就是不好。

孩子若是經常由姥姥照顧,肯定會被教育,被管束,這樣一來不經常見面,但一見面就有求必應的奶奶,

在孩子心裏就顯得要好很多。

但是家長也不用因此擔憂會影響孩子和奶奶或者姥姥的關係,孩子會隨着年歲的增長,以及認知的加深,

逐漸意識到人與人之間關係聯結的複雜性,

不會再維持“非黑即白”的判斷,對待老人的態度也會更加公正客觀。

做好平衡才能讓兩邊的老人都滿意

大多數老人對孫子輩的孩子都是疼愛的,不管是姥姥還是奶奶都希望能夠跟孩子親近,為了不讓老人在心裏默默“吃醋”,作為

孩子的父母,老人的子女,家長們也要做好平衡。

日常生活中,在孩子面前提起姥姥姥爺或爺爺奶奶的時候要態度一致,讓孩子感受到雙方老人同樣重要,不能有所偏頗,

給孩子帶來厚此薄彼的意識,

這樣孩子也能對雙方一視同仁。

另外,老人自身也要做好平衡,不要為了“拉攏”孩子,而有意“攀比”,給孩子灌輸誰更好的思想,

孩子多的情況,要一碗水端平,不要有偏有向

,否則孩子就會更傾向於對自己好的一方。

簡單總結一下:

其實不論是奶奶還是姥姥,只是身份不同,稱呼不同而已,但跟孩子的遠近都是一樣的,跟孩子相處的機會也是均等的,所以只要老人是真心愛孩子,孩子對雙方也會回饋同等的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