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家長再疼愛孩子,這六樣東西也不能給他,影響他一生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健康

歷經懷胎十月的痛苦,終於迎來了這個家庭的新成員,各位家長們必然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但是有的能給,而卻越多越好,但是有的東西,為了讓孩子長大後品行端正、有責任、有能力,再疼孩子都不能給!

1、特殊待遇。孩子是老大,家裏面有什麼好東西,大人們總是不捨得吃,要留給孩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從不過生日,但是一到孩子生日就吃大蛋糕、去大飯店;吃飯時,孩子如果喜歡哪道菜就放在孩子面前專門給孩子吃……但是這樣做會讓孩子認為自己是特別的,大人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變得自私,不懂感恩。

2、鬆散作息。大人們就覺得小孩子,愛睡就睡了吧,但是這樣會養成孩子愛睡懶覺的習慣,大好時光就這樣睡過去了,到了晚上卻又因睡不着而熬夜看電視、玩遊戲。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懶散,缺乏積極性,對身體健康也有很大影響。

3、當面袒護。如果孩子和別的小朋友打架了,就算是自家孩子的錯,也幫助孩子開脱責任,遇到什麼事情,一句“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便過去了。愛孩子,應該幫助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而不是給孩子當保護傘。

4、請求孩子。比如,哄着孩子吃飯、哄着孩子寫作業,和孩子説“你吃完媽媽就給你買冰淇凌”等等。這樣做盡管孩子當時聽話了,但是,家長們越是求着孩子,孩子就會越“得寸進尺”,因為家長們沒有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應該做的”,培養不出孩子的責任感。

5、替孩子做事。很多家長捨不得孩子受苦,而幫孩子做孩子應該自己做的事,比如,現在很多小學生的作業竟然都是家長幫忙寫的;孩子的書包、桌子也是家長幫忙收拾。這樣子,孩子不會照顧自己,失去獨立性,變得依賴父母不懂得如何自己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話一定要趁早教給孩子。

6、過分關注。孩子“初生牛犢不怕虎”,是很堅強的,磕着碰着自己疼一會兒也就接着玩去了,反而是家長們擔驚受怕,“疼不疼啊,摔着哪了”,本來孩子自己就好了,家長這麼一鬨反而會來勁或者委屈。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愛哭、膽小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