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早的寶寶聰明,還是開口晚的娃聰明?這個時間開口説話更聰明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對於父母來説,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棘手的問題。尤其是當其他同齡孩子達到一個發育標準後,自己孩子沒有出現,就會擔心孩子的發育是不是落後了。
這兩天開學,鄰居趙大爺家的小孫女也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幼兒園的小學生,而在開第一天,趙大爺去接小孫女的時候,卻和老師鬧出了一場誤會。
老師和趙大爺説:寶寶的“智力”能力不足,趙大爺聽完之後很生氣,當即和老師吵了起來,説自己大孫女早早地就會説話了,而且什麼都懂,怎麼就是“智力”不足呢?
一旁的老師連忙解釋:不是“智力”,是“自理能力”不足,最後這個小小的誤會才解開。
這個小誤會,讓我想起了一個熱門問題“孩子説話早晚,和智力發育”有關係嗎?
開口早的寶寶和開口晚的寶寶,到底哪個更聰明?有人説,那些説話早的孩子更聰明;也有的人説:“貴人語遲”,那麼這兩種説法到底哪個是對的呢?
其實,聰明不聰明和父母的智商遺傳以及後天環境培養有關,並不能從孩子的説話早晚去定論。
但是從反方向來説,那些開口説話相對較早的孩子,確實在語言上更有優勢。而那些2歲之後還不會利索地吐字説話,孩子的大腦發育或許也是有一定的問題的。
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是信息獲取和自我表達的工具,説得早、説得好的孩子,自然大腦發育靈活,非常聰慧。
寶寶在這個時間內開口説話,智商發育都不會低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研究,寶寶開口説話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1-3個月:能模仿着發出一些聲音;
- 4-7個月:開始咿呀學語,聽到聲音後還會發出聲音來回應;
- 8個月-1歲:這個時候寶寶已經會開口叫爸爸媽媽了;
- 1歲之後:會説單個的字詞,使用簡單的詞組;
- 2歲之後:能用幾個詞語組成句子;
- 3歲之後:3歲以後的小寶寶,能講出5-6個詞的句子,語言表達比較清楚。
通常情況下,小寶寶在半歲的時候,就可以咿咿呀呀地發出一些聲音了,不過這個時候發出的聲音往往都是在“無意識”狀態下,還不能算得上是寶寶學會説話。
而等到寶寶一歲左右,這個時候如果寶寶能主動地喊出“媽媽”,這樣的情況下,便是孩子在開口説話了,一般來説,小寶寶在一歲之前便能開口説話,那麼孩子的智商發育往往都不會太低。
想要孩子儘早説話,更早地去開發這個區域之所以相同年齡的孩子説話有早有晚,是因為大腦中的“布羅卡區”。它是大腦中語言發展的重要區域之一,負責孩子“説出來”的功能。
而就算是同齡人,大腦發育情況也是不一樣的,自然“布魯卡區”也是有所差別。而想要孩子更早地説話,就要及早地開發這個區域,刺激布羅卡區的黃金髮育期往往在孩子3歲前。
研究表明:捕捉聲音的過程,布羅卡區就會活躍起來,所以從嬰兒時期,就可以多和寶寶嘗試多説説話;
另外,重複的語言也會刺激布羅卡區,所以多重複也是鍛鍊寶寶説話的方式之一。
語言是孩子一輩子都要仰仗的技能,如果語言能力起點高,那麼就具備了先天的競爭優勢,就有了無限發展的可能,家長們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