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總是事無鉅細的照顧孩子,幫他們收拾書包、催着孩子起牀穿衣,早飯遞到手上,孩子快遲到了,家長比孩子還着急。
殊不知,孩子終歸是要長大,獨自面對困難和挑戰的,而我們做父母的,要做的就是就是陪伴孩子成長,而不是干涉他的人生方向。
3種情況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你做到了不?
1、忍住樣樣包辦、事事插手
小時候,孩子生活十分的邋遢懶惰,自己的房間裏面亂七八糟,不懂得收拾,很多的父母總是第一時間幫助孩子把房間收拾的乾乾淨淨,孩子卻是不懂的珍惜,繼續糟蹋,因此父母們一定要忍住,千萬不要幫助孩子打掃,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整理房間,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承擔應有的責任和義務!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磨難,很多的孩子為此受到了不少的打擊,很多的父母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總是會插手,或者暗中幫忙,讓自己的孩子順風順水,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這樣會使得孩子長大後沒有抗壓能力,沒有抗挫折失敗的能力,一遇到問題,只懂得尋求別人得幫助,完全不懂得自己動腦經思考,很是危險!
過度控制孩子的父母,很有可能暗中破壞了孩子自控力的發展。
家長要把自主權給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
2、忍住不催促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種正常現象,它能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適應外部世界。但是,當催促過多地表現在與孩子的關係上時,通常是因為父母自身的焦慮。當父母無法克服這些焦慮,將這些焦慮轉嫁給孩子時,傷害就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
經常被父母催促來催促去,孩子會質疑自己的生活節奏,認為是自己出了問題,要麼逐漸認同父母而變成一個同樣焦慮的人,要麼以一種極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這種被動拖沓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憤怒。
太操心的媽媽很可能要養出令人操心的孩子,所以媽媽要忍住不催促,可以適當提醒,引導孩子學會規劃自己的時間,同時這也是在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3、忍住一點就着的脾氣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當媽後,除了技能點不斷升級,不停上漲的脾氣也讓人無法忽視。
以前總説有娃後,多點耐心,多點關愛......可每次遇着孩子什麼事,我們的腎上腺素總是不受控制地攀升。
娃磨蹭不做作業,氣得牙癢癢;孩子調皮不聽話,恨不得塞回肚子回爐重造。
有時當孩子犯了錯時,着急上火的老母親連給娃申訴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總是太急於訓斥,脾氣一點就着,又如何能聽到孩子的心聲呢?
倘若遇到孩子一些龜毛的事,我們能學會多忍一忍自己的暴脾氣,聽一下孩子的心聲,或許會有更好的處理效果。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寫到:
“我們可以批評孩子,但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批評,要以保護孩子自尊心、樹立自信心、培養他們的某種能力為目的。”
孩子的尊重是我們努力賺來的,不是威脅來的。
越是棘手的情況你越能忍住不訓,孩子才可能更自信、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