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了才明白,生兒子和生女兒真的不一樣,父母要提前做好準備
俗話説“窮養兒子,富養女”,可孩子們長大後,才知道現實正好相反。
人到老了才明白,生兒子生女兒真的不一樣,父母要提前做好準備
王女士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已經35歲了,王女士和老公幫兒子買了婚房,幫着帶娃,巴心巴肝地圍着兒子轉。女兒也快30歲了,獨立的女兒一直在公司附近租房住,根本沒讓老倆口操心。
平常兒子家裏的生活開銷都是王女士和老公負擔着,其實兒子和媳婦收入並不低,可他們認為,父母就是應該貼補兒子,他們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這一切。
最近一年,兒子打算買車,王女士和老公實在是手頭比較緊張,沒有貼錢給兒子買車。為此媳婦一直耿耿於懷,甚至再也不叫王女士一聲“媽”了,而以“孩子的奶奶”來稱呼王女士,王女士心裏很不是個滋味。
這天,王女士感到胃部不適,獨自到醫院做胃鏡,可醫生要求繳納現金,王女士沒帶夠錢,打電話給兒子求助,沒想到兒子劈天蓋地就責怪王女士:“總是把個痱子當個包,有事沒事往醫院跑。”她心裏很不好受,只好再給女兒打電話,女兒二話沒説就請假到醫院陪媽媽。
經過了這些事後,王女士跟老公商量着:“這未來兒子是指望不上了,女兒我們18歲就沒管過了,也不好意思去麻煩她,我們還是存點錢去鄉下養老吧!”
如今家庭都只有一兩個孩子,很多人都認為生兒生女一樣好,可孩子們長大了才發現差距非常大:
1. 男孩更容易啃老
中國傳統中媳婦是娶進門的,所以男孩的家庭在娶媳婦時,父母光在彩禮上就要大放血了,更別提買婚房了。而這些在男孩心裏似乎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如果沒有這些經濟基礎很少有女孩願意裸婚嫁給男孩。
而剛剛踏入社會的幾年的男孩大多都沒有實力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去置辦這些家當,加上老人常常渴望男孩早點成家立業,催婚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男孩們大多把自己的啃老當作是父母理所當然的付出。
2. 男孩不夠體貼
一般而言,男人偏理性,女人偏感性。男人通常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而善於分析事情的利弊。比如王女士去醫院時,兒子認為王女士平時看起來身體很硬朗,再加上現在疫情期間,所以沒有大礙最好不要去醫院。他是理性的表達,可他的表達方式不夠柔和,所以讓老人很難接受。
而感性的女兒根本沒有多問,只要聽説媽媽在醫院就趕緊去陪伴媽媽,作為感性的女人,這和王女士的想法非常契合,因此她會感到非常貼心。
3. 男孩往往娶了媳婦忘了娘
女人出嫁後幾乎都會貼補孃家人,這是一個不爭是事實,因為感性的女人非常重感情,她們感恩孃家的養育和付出。而男孩結婚後,其實大多是顧自己的小家的,他們的耳根子越來越軟,非常容易受到老婆的影響。
很多男人婚後就成為了“妻管嚴”,就如王女士沒有給兒子買車,媳婦耿耿於懷,就連“媽”都不再叫了,可兒子並沒有勸説媳婦,可見兒子在這點上是和媳婦站在一條戰線上,兒子往往娶了媳婦忘了娘。
4. 男孩反而容易讓父母老無所依
年輕時,父母都認為養兒防老,可兒子長大成家後才知道兒子還要照顧自己的小家,還要考慮媳婦的感受。
王女士的兒子絕不是個例,這是一個現代平凡家庭的縮影,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中年男人仍然安逸地過着啃老的生活,他們自己尚不能獨立,怎麼可能反哺老人呢?因此越來越多的男孩家庭的父母反而老無所依。
其實生兒生女都是父母不能選擇的,子女與父母就是一場緣分,雖説養育男孩的過程中要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往往成就大事業的也是男性比女性更多,男孩的父母在這些教育細節上一定要懂得避坑:
①不要把男孩保護得太好。
凡事有退路就沒有動力,如果父母一直充當着孩子的保護神,心都幫兒子操完了,當然把兒子養得依賴心越來越強。啃老的兒子,永遠都不會替父母着想,永遠都是父母放不下的牽掛。
②兒子是否像曾經的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人生導師,每個孩子身上或多或少有着父母的影子,如果年輕的父母現在就過着啃老的生活,那麼你的未來也將複製自己父母現在的痛苦。對於理性的男孩來説,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教育男孩方式。
寶爸寶媽們,你們更喜歡生男孩還是女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