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營養與健康的主要問題與挑戰

本文轉自:光明網

【第424期】趙文華:國民營養與健康的主要問題與挑戰

一是主食在不斷減少的同時出現了精細化問題,城鄉居民在糧穀類食物攝入量持續減少、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例不斷下降的同時,出現了主食精細化的問題。

二是動物性食物攝入量不斷提高,在保證了優質蛋白質供應的情況下,出現了豬牛羊肉攝入量偏高、奶類和水產品城鄉間及人羣間攝入不平衡的問題。

三是烹調用油攝入量持續攀升,平均每標準人日達到43.2克,大大超過推薦的25克,已成為導致膳食脂肪供能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

四是由來已久的高鹽飲食習慣仍未改變,烹調鹽攝入量為9.3克,與每日5克的推薦量相比差距仍然較大。五是在食物供應豐富的前提下,有18.9%的6—17歲兒童少年經常喝含糖飲料,在外就餐和點外賣亦成為經常性進餐方式。

超重肥胖成為營養不良的主要表現形式。近30年來,居民職業勞動強度普遍降低、家務明顯減少、出行日益方便,然而主動進行鍛鍊健身人數比例依然較低,身體活動不足普遍存在,加之靜態行為時間的增加,導致個體能量攝入與支出不平衡,人羣體重普遍增加,超重肥胖問題凸顯。目前,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高達50.7%,6—17歲、6歲以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9%和10.4%,超重肥胖成為影響全人羣健康的最主要營養不良問題。

膳食相關的慢性病負擔加大。不健康膳食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7.5%、糖尿病患病率為11.9%、高膽固醇血癥患病率為8.2%,居民癌症發病率仍在上升,膳食相關慢性病已成為主要疾病負擔。

老年人膳食與營養尚未引起足夠重視。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人,佔總人口的18.7%,老年人羣特別是高齡老年人羣的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缺乏特別關注。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是營養這一重大民生問題劃時代的綱領性文件。運用管理科學原理探索解決國民營養與健康的問題與挑戰也應提上日程。未來,亟待加強營養、衞生、經濟、管理等學科交叉融合,從營養管理的高度,探究如何將人羣營養、食物營養及糧食安全進行專業融合,以食物為主線開展全產業鏈條管理研究,推動健康中國行動實施,促進經濟發展,創造營養節約型與環境可持續社會,保證國民營養與健康的長足發展。

原文鏈接:國民營養與健康長期變化趨勢及未來改善

農業文化遺產雖然誕生在過去,但它最顯著的特徵在於,它是“活着”的。當下,要結合不同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尋求個性化的路徑,讓農業文化遺產在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綜合效益顯現出來,成為推進農村農民物質、精神兩方面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

比如,中國第一個世界農業文化遺產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創造了“一畝田、百斤魚、千斤糧、萬元錢”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青田稻魚米已銷售到全國440多個城市,價格躍升10元/斤以上,帶動農民增收5000多萬元。有理由堅信,農業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活態傳承,帶動產業發展農民增收,也必將走出一條農業文化遺產動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但同時也需要明白,盤活農業文化遺產,並不是單純地迴歸傳統農業系統,而是繼承傳統農業裏的優良元素。對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碼”,也是為可持續農業發展“加速”。一些瀕臨失傳的傳統農耕文化再度進入大眾視野,吸引眼球,展現的也是一種文化自信。我們渴求“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田園生活,其實農業文化遺產的深度挖掘背後,就是尋找過去與未來的連接點,思索傳統與現代的共通點。

另外,在保護傳承的同時,也需釐清幾個問題:農業不是單純的種植業,而是農林牧副漁的綜合體;“文化”也不是簡單的“文化現象”,而是包含民俗文化、生態思想、傳統知識、傳統技術、鄉村治理理念的綜合體;“遺產”也不能簡單理解為“遺存、遺物或遺址”,而是活態的,具有生產功能和自然與文化遺產多重屬性的傳統農業生產系統。

原文鏈接:充分釋放農業文化遺產“活”力,賦能鄉村振興

人口負增長是人口全要素的整體聯動變化,需要在全要素聯動中積極應對。

一是造成人口數量負增長的直接原因是生育率持續下降且長期保持低生育水平,要減輕人口負增長的衝擊,促進實現適度生育率水平是基本前提。“三孩”生育政策以及未來可期的自由生育政策對生育率的影響不只是在於生育政策對家庭孩子數量的規定,更在於與之配套的一攬子生育支持舉措的設計及有效落地。

二是人口老齡化與人口負增長相伴,人口老齡化是人口現象而非問題,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社會發展關係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不適應和矛盾才是老齡社會問題的根源,跳出應對老齡問題的人口侷限、老年人侷限、部門侷限和孤立戰略侷限,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融入國家整體發展的戰略體系框架中,全面、及時、綜合應對才是根本。

三是鄉土社會轉向城鎮社會與人口負增長相隨,常態化的人口流動遷徙在時空上發揮了人口資源削峯填谷的有效配置作用,有利於盤活人口負增長時代的人口大國優勢,提升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的使用效率。

四是人口綜合素質大幅度改善與人口負增長相依,數量型、質量型和配置型人口機會均隨着人口轉變而轉型,收穫人口機會的手段和路徑需要順勢而為,充分認識並利用人口機會和人口紅利轉型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

原文鏈接:我國人口增長的最新趨勢與應對方向

一是文博符號運用的1.0階段。主要是對文物、藏品的符號複製和應用,做一些生活用品。

二是情感傳播的2.0階段。通過文物故事賦予產品特定的情感,使一般產品變成文化產品。

三是IP運營的3.0階段。IP開發要“講好故事”,IP所包含的智力勞動的“智力”,就是講故事的能力。把藏品資源故事化,把故事文學化,文學視頻化,積累粉絲是視頻化生存時代的最佳選擇。

文創IP不能僅僅停留在1.0的符號運用階段,或者做一個宣傳片的2.0階段,而要以藝術的方式最大化傳播,再通過IP授權,延伸IP價值。這是對博物館資源進行深度開發。

原文鏈接:博物館文創,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

第一,要充分發揮中國“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有能組織”的治理優勢,推動各治理主體和利益相關方之間有效協商。特別需要考慮建立相關機制,鼓勵礦工、電力企業職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在協商過程中的利益表達,避免電力轉型對弱勢羣體造成不必要的衝擊。協商過程中還應發揮中央或上級主管機構的主導性作用,把有限的資源和精力聚焦在“治理什麼”和“如何治理”等事關電力轉型成敗的關鍵性、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上。這既可集思廣益,減少決策失誤,也可提高決策效率,避免出現“民主過載”,還可凝聚共識,助力電力系統轉型的順利實施。

第二,電力結構轉型是一個複雜且不確定的動態過程,這意味着在結構轉型的過程中必然會不斷遇到新問題。因此,需要在治理模式上進行制度創新,從“定目標,下放執行”的傳統線性治理模式,逐漸轉向從實踐中不斷學習修正的動態螺旋升級式治理模式。這需要建立有效機制,鼓勵各治理主體及時總結,互通有無,分享成熟經驗和做法,提高在各自領域推動轉型的能力和水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20 字。

轉載請註明: 國民營養與健康的主要問題與挑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