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不管做什麼事都沉不下心,總是三心二意的,一張測試卷能整整做一天。脾氣也是一點就着,自己就是忍不住多説了兩句,孩子就一蹦三尺高,甚至朝着自己大吼。
閨蜜不止一次向我抱怨過家裏的這個剛上初中的小魔頭,用閨蜜的話説,孩子現在的狀態就是“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整個一刺蝟,一點就着。”
美國教育家泰曼·約翰遜説過:“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孩子從人見人愛的乖寶寶到渾身毛病的小刺頭,其實正是父母的家庭教育失敗的結果。父母作為孩子成長路上遇到的第一位老師。想養出好孩子,關鍵看父母的教育方式。那到底什麼才是成功的家教呢?
對於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就曾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孩子的成長是分階段的,不同階段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應該有所取捨側重,只要在12歲以前抓住這三點,孩子未來走不偏。
3歲養依戀
網上有種説法:“孩子和誰睡,就是誰的孩子。”
孩子小時候,特別是在三歲之前,正處於安全感的空窗期,這個階段是父母和孩子派樣親密關係的最好時間。這種依戀關係是寶寶安全感的基礎,如果父母離開寶寶太長時間,會對寶寶的內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李玫瑾教授指出,3歲之前,父母再苦再難也要把孩子親自帶在身邊。即使沒有很好的物質條件,帶着孩子在身邊,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也不會差。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寫道:“如果孩子在3歲前,媽媽和孩子分離超過兩週,孩子被拋棄的創傷是不可逆的,孩子越小,受到的傷害越大。”
這其實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媽媽在孩子長大後突然發現,孩子和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話都不説兩句,更別説是聽自己教育了。
就像是在節目《媽媽是超人》中,從小被姥姥養大的餃子,在和媽媽包文婧生活中,總是感到若有若無的不親近,這種不親近一度讓包文婧崩潰大哭。
可以説,3歲前抱抱孩子,多陪陪孩子是在今後對寶寶進行教育的基礎和前提。
6歲立規矩
孩子的規矩意識應該從什麼時候確立?
答案是六歲。
現實情況卻是,在這個年齡的孩子,大多都在父母安排的各種輔導機構間穿梭。這種做法完全就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李玫瑾指出:
6歲之前父母説的話是黃金,6歲後,父母説的話就是垃圾。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説,由於孩子大腦發育和獨立意識的產生有先有後,父母應該在孩子獨立意識增強之前,首先為孩子樹立規矩意識,並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鞏固,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講規矩的孩子。
而不是像一些父母那樣,在3~6歲性格培養的關鍵期本末倒置,不注意孩子規矩意識的培養,等到孩子的獨立意識萌芽的時候又開始嘮叨,最終的結果想來也不會好。
講規矩的孩子能很好地調節自身的情緒反應,同時能為孩子的行為劃定標準,讓孩子今後的生活走不偏。
12歲明價值
一時的興趣不能讓孩子長久的堅持,但堅定明確的價值認知卻能夠給孩子提供長期的動力。
李玫瑾教授説,12歲是孩子搭建價值體系的最關鍵時期。
在這之前,父母需要明白孩子的內在價值體系的搭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成功的,需要父母從細微處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將這種小的,不被注意的閃光點,向孩子明確,最終幫助孩子價值體系的搭建。
幼兒教育中有一種説法叫“學教育先學觀察”。觀察的目的就是想要通過觀察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一些特點,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體系,為孩子今後的一飛沖天提供內在的動力。
建立自己價值體系的孩子,即使沒有父母在身邊,也能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同時,父母在尋找孩子閃光點的時候應該具有“長板意識”。長板意識是指父母要學會發現孩子擅長的內容,而不是緊盯着孩子不擅長的部分不放,這顧此失彼,反而沒有辦法取得好效果。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