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心,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聰明、活潑。但每個孩子在生活中的發展是不一樣的,比如,一些同齡的孩子長得有些長,有些短;有些説話早,有些説話晚。
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發展道路也不同。
其實,只要是在正常範圍內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有幾種表現的話,那就意味着孩子成長的延遲!
寶寶4種表情“生長遲緩”,需要提前處理,家長千萬不要大意!
1.他們的身高和體重都落後於同齡人。
如果孩子在身高方面達到了同齡的平均水平,也許在3歲以前,平均每3個月長不到5釐米,母親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測量生長激素、骨骼發育水平。為了確定你的孩子確實在減速,你需要給他或她的營養,維生素AD,蛋白質等。
2.多種行為遲緩
俗話説,三乘六坐九爬。一般孩子在這幾個月裏都會學習這幾種動作,根本不會爬行不能作為衡量寶寶生長髮育遲緩的標準,但如果寶寶出現各種大動作發育落後的表現,寶媽應該考慮,寶寶不是生長髮育遲緩。
但如果孩子在出生後一年不能做到這一點,那是發育遲緩的表現。家長千萬不要輕視,及時帶他們去醫院檢查。
3.認知發育遲緩
兒童的認知包括多種能力、數學能力、空間觀念、肢體動作技能、音樂能力、人際關係、與自然相處的能力等,對兒童的認知母親應儘快引導和干預,不能認為無所謂,因為孩子小但應該更積極,讓孩子在遊戲中得到良好的刺激,提高認知能力,避免耽誤。
4.語言發展遲緩
通常,孩子在一歲左右就可以發出一些聲音。比如,父親、母親等一些單元音重疊,慢慢到一年半左右就可以掌握兩個以上的語言單詞,甚至知道一些數字。不過,老一輩人會以“貴人晚語”為真理,認為寶寶説話晚,是聰明又幸運的,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因此,當家長髮現孩子説話比同齡人晚時,出現一些溝通障礙、語言發育遲緩的跡象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孩子。
正常情況下,發育遲緩的寶寶會有更多這四種表現,很多綜合性發育遲緩的孩子在一歲的時候可能會落後3-4個月,其他孩子會走他走不動他站不住,大人認為是晚上走,比如2歲到1歲的差距,比如四至五歲的時候差距是2至3歲。
如果是身體發育遲緩的,尤其是脾胃差,個頭矮,不愛吃飯的孩子,給孩子進行食療,比如説每天給孩子沖泡白棘苓,白棘苓可以健脾養胃,促進消化。如果孩子是大腦發育遲緩,就給孩子多吃點魚。
而大腦的發育有一個窗口期,0-1歲是快速發育期,今年基本上可以達到60%的發育,1-3歲的時候發育剩下的40%,到3歲的時候大腦結構發育減慢,開始進入抽象思維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