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闢謠!中指變細是肝癌早期的表現?醫生:這種塑料科普不看也罷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健康

最近看到一篇科普文章,題目叫做《肝癌早期“不痛不癢”,一旦身體出現3反常,多半已中招》,引起了我的興趣。肝癌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尤其是肝癌早期的表現,醫生和患者都希望有簡單易行的方法去儘早發現,所以這類文章還是很吸引人的。

作為一個臨牀醫生和科普人,通過這個標題,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些硬科普,或者是比較靠譜的科普,但是點進去看我就失望了。先説説文章來源吧,作者是沒有任何認證的健康養生類自媒體號,頭像還配了一個日韓女明星照片,乍一看,真像是街頭的賣藥健康小報。

再看看內容,文章開篇提出了,肝癌早期發現、儘早手術治療,能夠延長壽命。這個觀點我是認同的,肝癌目前比較好的治療手段是手術切除癌腫,越早發現越早切除,生存率越高。在沒有辦法手術的情況下,還可以選擇介入治療、消融、化療、靶向藥物治療等等。

不過隨後文章提出的三個早期提示肝癌的表現,我是越看越覺得水。

01

他的第一個觀點,眼白髮黃。文中提到,鞏膜俗稱眼白,發黃的情況多見於黃疸型肝炎或者淤膽型肝炎、傳染性肝病、膽道疾病、妊娠中毒及一些溶血性疾病。

這個觀點所表述的內容問題不大,但誤把黃疸看作了肝癌的特異性表現了。正如文章自己描述的,黃疸的原因有很多,但黃疸並不是肝癌的早期表現。

只要瞭解一下黃疸的分類,大家就大概瞭解了黃疸和肝癌的關係。

黃疸根據病因可以分為梗阻性黃疸、溶血性黃疸和肝細胞性黃疸。

①梗阻性黃疸比較好理解,就是膽汁排出來的通道堵住了,可能的原因有結石、膽管的腫瘤、或者膽管狹窄(先天的、後天的狹窄)。不通則堵,膽汁出不來只能進到血液裏,這時候的血液膽紅素含量也會升高。

②溶血性黃疸很多做父母的朋友應該都聽説過,新生兒出來的時候,很多都有新生兒黃疸,我們最怕的病因是溶血引起的黃疸。溶血性黃疸指的是因為血液相關疾病引起紅細胞大量裂解引起的膽紅素升高的疾病。所以出現黃疸,醫生也會考慮到這個原因。

③肝細胞性黃疸病變發生的部位在肝臟裏,炎症、腫瘤刺激引起肝細胞的破壞,導致了膽紅素的代謝出現了問題,從而引起血膽紅素升高。

從上面三個病因分類來看,與肝癌關係最密切的是梗阻性黃疸和肝細胞性黃疸。肝內膽管癌往往會阻塞膽管,導致膽汁排泄不通,引起梗阻性黃疸。肝細胞癌出現肝細胞破壞引起了肝細胞性的黃疸。

但需要明確的是,肝炎、肝硬化、結石梗阻、膽道息肉等等原因同樣會引起黃疸。與其説黃疸是提示早期肝癌,不如説黃疸提示了“癌前疾病”。因為肝炎、肝硬化、肝內外膽管結石、息肉都是誘發癌症的高危因素。在黃疸形成時發現這些問題,解除這些高危因素,可以説是在我們的身體與肝癌之間加了一道防護。

02

文章的第二個觀點是中指變細提示脂肪肝。看到這個觀點,我禁不住要對作者豎起中指,説一聲Bullshit!

在這裏又要簡單説一下脂肪肝了。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脂肪肝是肝癌的高危因素,而且這個因素的作用正在逐步被證實。中重度脂肪肝會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先發展成肝硬化、再形成肝癌,二是直接形成肝癌。

所以醫療界對於脂肪肝的診斷、研究和治療越來越重視。

脂肪肝的定義很好理解,肝臟內脂肪含量超過5%就叫做脂肪肝。可將脂肪肝分為輕型(含脂肪5%~10%)、中型(含脂肪10%~25%)、重型(含脂肪25%~50%或>30%)三型。目前診斷脂肪肝常用的方法是超聲、CT、磁共振,但是最準確的方法是病理活檢。病理活檢的成本高、難度大,所以我認為診斷脂肪肝的技術手段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説回上面的觀點,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脂肪肝會出現中指變細,脂肪肝常見的表現有厭油膩、軟困乏力以及肝區隱痛。也沒有證據表明肝癌早期會出現中指變細,如果非要把中指變細與肝癌聯繫在一起,我能想到的只有一個名詞--副癌綜合徵。但翻看了大部分資料,我沒有找到副癌綜合徵引起單個手指變化的內容。

03

文章的第三個觀點是肝癌早期會有乏力和精神不集中。的確,肝臟相關疾病常常會帶來身體疲乏感。而熬夜後很多人也會出現轉氨酶輕度升高的表現,可見肝臟健康與我們的精神狀態有很大的關係。保持肝臟健康,是擁有充沛活力的前提。

從臨牀經驗來説,肝癌缺乏典型的早期表現,很多病人都是出現肝區的疼痛、或者體檢時偶然發現肝癌。

雖然早期表現不明顯,但是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提高我們對肝癌的識別。

①肝膽超聲是體檢的常規項目,如果有能力,建議常規體檢。當然,超聲設備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容易攜帶。從肝膽外科醫生的角度來説,我很期待手機接個探頭,隨手就能做超聲的技術出現。

②肥胖、應酬多、愛吃甜食的人,應該要定期檢查肝臟,包括超聲、肝功能等等。

③經常服用藥物的人,也應該檢查肝臟。

④這一點我比較喜歡反覆提起,接種乙肝疫苗,注意乙肝抗體的情況。有乙肝、肝硬化的人,注意定期複查、或者複查頻率多過一般人。

前面提到的這類塑料科普文章我們經常能看見,大多文不對題、觀點站不住腳。文章的作者大多沒有醫學知識背景,靠東拼西湊一些模糊的概念組成文章。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提醒大家,健康科普類文章,最好還是通過權威渠道獲得,至少需要一些專業的認證,這樣能夠降低遇坑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