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是一年的結束,亦是下一年的開始,因此做好冬季養生對來年的健康至關重要。冬季養生做起來並不太複雜,要點都在日常飲食起居中,關鍵是認真地做對做好。
… 早點睡,晚點起 …
中醫理論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應該順應自然的四時變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北京安貞醫院主任醫師洪昭光指出,當太陽昇起時,人體生物鐘就會發出指令,交感神經開始興奮,這就意味着你該起牀。
冬季白天縮短,夜晚增長,人也要順應“冬藏”原則,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將作息調整為“早睡晚起”,即比其他季節早睡一兩個小時,再晚起一兩個小時。
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劉德泉提醒陽氣偏弱的老年人,最好等太陽出來再起牀,以避寒邪。否則,很可能因受寒引發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甚至誘發心絞痛等意外。
… 早飯晚吃,晚飯早吃 …
冬天晚起牀,呼早飯的時間也應順延。人在睡眠時,消化系統仍在努力工作,消化一天中吃下的食物。如果早飯吃得過早,會使消化系統疲勞應戰。起牀後,可以先喝一點温水,再不慌不忙準備早飯,給消化系統留下足夠的休息時間。
晚上早睡覺的起居習慣,也決定了在冬天應適當提早吃晚飯,特別是老年人的消化功能較弱,更有必要早一點吃,以保證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徹底消化食物。這樣不僅能夠避免晚上積食,還能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
… 早吃“硬”,晚喝稀 …
這裏説的早吃“硬”,指的不是口感硬的東西,而是指營養豐富、能量較高的食物。劉德泉説,早飯吃得好,才能更好地保證一天活動所需的能量,如適當增加些瘦肉、穀物食品、水果等的攝入量。但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考慮到食物的消化過程比較長,可以把一餐的量分成兩餐吃,一日不必拘泥於三餐,適當調整成四五餐。
晚飯後,人的活動量會減少,為了避免食物堆積,應少吃點,並選擇好消化的食物,以稀粥為好,肉類、辛辣食物等最好避免。晚餐喝粥還有養胃、安神的作用,推薦老人可以吃些山藥粥、蓮子粥、紅棗粥等。
… 早喝水,晚喝蜜 …
中醫有句話叫“早喝鹽水晚喝蜜”。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力解釋,鹽有清熱、涼血、解毒、養腎的作用。晨起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助於降火益腎,緩解便秘、改善腸胃的消化功能,且對上火、咽喉腫痛者也有好處。但患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以及腎臟功能不好的人應慎喝;一般100毫升水中食鹽不要超過0.9克,以免加重腎臟和心臟負擔。
晚上喝蜂蜜水,既可以幫助消化,又有助睡眠。每天睡覺之前可以舀一勺蜂蜜,用温開水調服。但有起夜習慣的人晚上最好不要喝蜂蜜,因為其含糖量較高,容易引起多尿;糖尿病患者也應慎喝。
… 進補不妄補 …
很多人認為冬季是一個進補的黃金季節,在冬季到來時大量食用各種補品,也有不少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各種“套餐”“搭檔”。其實,冬季主要在於閉藏,不是外泄。冬季適當進補就行,過量進補反而會導致身體平衡被打破而形成病態,尤其是過量使用補陽、補氣之品反而會導致體內精氣外泄,造成“冬不藏精”。所以冬季切不可妄補,尤其是人蔘、鹿茸等這樣的補氣、補陽“利器”,更應慎重選擇。
… 愛吃不妄吃 …
冬季天寒地凍,吃上一頓麻辣火鍋,出上一身汗,好多人會感到很舒服,殊不知這是在耗散人體的陽氣。在冬季應該以補養陰精為主,切不可妄用大熱之品。當然在冬季更不能吃一些寒涼之品,以免損傷脾陽,影響脾胃運化,破壞消化系統。
總之,在冬季應以平和而滋潤的飲食為主,如多喝一些粥類,適當放一些大棗、枸杞子、桂圓、銀耳、百合等適合冬季進補的佳品,酌加少量生薑,可以補而不膩,潤而不燥。禁忌大量大熱之品如羊肉、辣椒等,大量大寒之品如水果、冰激凌等。
… 想喝不妄喝 …
在冬季很多人都喜歡喝點白酒暖暖身,適量飲酒可以温通血脈、祛風散寒,是有益健康的。但是白酒畢竟屬於温熱之品,過度飲用會耗散人體陽氣,另外過量飲酒還會生濕生痰,令人痰多、眩暈以及精神不振。
現在許多年輕人喜歡喝飲料,這些飲料含有大量的糖類,容易導致發胖,在冬季,過多飲用飲料會損傷脾陽,導致消化不良。同時有些飲料還含有大量氣體,飲後容易導致腹脹。故在冬季不可過量飲用白酒,不可多喝寒涼飲料。
紅酒作為最天然的健康飲品,具有美容養顏之功,可作為冬季養生佳品。另外紅茶味甘,性温,善蓄陽氣、生熱暖腹,可以增強人體對寒冷的抗禦能力,還具有祛油膩、開胃口、提神之功,非常適合冬季飲用。
… 晨練晚點,晚練早點 …
不論是早起鍛鍊,還是傍晚鍛鍊,也都需要適應冬天的時令特點。
劉德泉建議選擇鍛鍊時間的一大原則是:見不到太陽不要鍛鍊。所以,晨練要等到太陽出來後,晚練要趕在太陽下山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體內的陽氣不受損。因此,在冬天,晨練的時間就要比其他季節晚一點,傍晚鍛鍊則要比其他季節早一點。
此外,冬季早晚氣温較低,室內外温差大,過早出去鍛鍊,比較容易受涼,還可能因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引發身體不適。晚上太晚鍛鍊,也可能會因氣温更低、寒風更盛而導致身體不適,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尤其應當注意。
… 早煉靜為主,晚煉多動動 …
有人喜歡做操打拳,有人喜歡跑步跳舞,各不相同的運動項目和鍛鍊方式,應根據身體的不同狀態有針對性進行選擇。
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武文強認為,早上人剛從睡眠中醒來不久,整個身體還處於“抑制”狀態,適當的鍛鍊可以幫助恢復活力。但是,人體的喚醒需要一個過程,應當循序漸進,所以早上不應做較劇烈的運動,可以做早操、打太極為主。
到了傍晚,人體就基本活動開了。英國運動生理學家的研究也發現,下午4點以後和晚上,人的體力、反應力、適應力都會達到較好狀態,心跳、血壓也較為平穩。因此,可以進行稍微激烈一點的活動,如打球、跑步等,老年人也可以選擇跳舞、快步走等運動。但如果將鍛鍊時間安排在晚飯後20分鐘或臨睡前半小時,則應儘量以輕柔緩和的運動為主,如散步等。
… 早起曬太陽,晚上泡泡腳 …
曬太陽有助補鈣,還能夠振奮精神。劉德泉建議早上多曬曬太陽,15分鐘就可以有效幫助提高人體內的維生素D水平,促進鈣質吸收。日本更是將早起後定時曬太陽,作為一種睡眠治療方式,因為曬太陽可使人體內的生物鐘逐漸恢復正常,這是緩解失眠問題的關鍵之一。
熱水泡腳有助血液循環,提高睡眠質量,因此提倡在睡前進行。活動了一天,晚上身體比較疲累,肝腎也急需得到休息和調養。楊力説,此時最好的調養方式就是泡腳。劉德泉也建議,睡前用40℃左右的水泡腳半小時,達到身上發熱但不明顯出汗就可以了。泡腳後,建議不再進行其他活動,靜息一二十分鐘的時間即就寢,這樣的入睡效果會更好。
(據中國中醫藥報、生命時報、人民健康網)